回乡偶书
〔唐〕
少小离家老大(1)回,乡音无改鬓毛衰(2)。
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儿童相见不相识(1),笑问(2)客从何处来。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小提示:贺知章《回乡偶书》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絃,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 作品别称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744年
创作背景
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
相关诗词
-
齐山书舍诗
...头瞰青嵓,俨若先公存。文章与节义,实并兹嵓尊。齐山乃支派,拱立如诸昆。景行在瞻仰,极力穷攀援。藏修三十载,献策承明门。上书乞乡校,奉祀修蘋蘩。铨曹不为覆,告谕复且温。幽怀耿中夜,梦与山灵言。松楸我庐墓,桑梓我田园。烟云护我扉,风月主我轩。吾方...
-
寄书
别已三年久,情堪万里余。常劳燕塞雁,不到蜀江鱼。浩荡心中事,迟回纸上书。白头还好在,一泪满朝裾。
-
投赠刑部尚书不忽木公
...好双游屐,溪清一钓船。赋诗时遣兴,好客恨无钱。政尔韦编绝,俄闻束帛戋。风尘驱驿骑,霜雪洒鞍鞯。别妇经春夏,离乡整四千。家书愁展读,旅食困忧煎。郎位蒙超擢,官曹幸接联。屡闻哦鄙句,信或有前缘。知己诚难遇,扪心益自怜。樊中淹泽雉,春晚怨啼鹃。骥病...
-
甲子冬偶书
云东乱定少新知,江左书来有跛儿。才尽罢为文自祭,醒狂宁要锸相随。天家青女催衣急,漏水金人上箭迟。却喜故妻原上树,十年羁羽托深枝。
-
松江舟中偶书 其一
山房偶为故人留,又领飞云过别州。白浪千花帆一叶,茫茫天地此生浮。
-
宣城客中偶书
眼看春霄拥胜流,漂零回首愧沙鸥。黄尘乌帽知谁为,白饭青刍复此留。未必嵇康能作吏,何妨李广不封侯。敬亭云鸟知无恙,款段惟须逐俊游。
-
春昼偶书
白昼偶成芳草梦,起来幽兴有谁知。风帘不动黄鹂语,坐见庭花日影移。
-
旅次岐山得山友书却寄凤翔张尹
本与戴徵君,同师竹上坐。偶为名利引,久废论真果。昨日山信回,寄书来责我。
-
郊坛回舆中书二相公蒙圣慈召至御马前仰感恩遇辄书是诗兼呈二相公
七萃和銮动,三条葆吹回。相星环日道,苍马近龙媒。咫尺天颜接,光华喜气来。自惭衰且病,无以效涓埃。
-
九月十日偶书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飗竞鼓声。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