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罭
〔先秦〕
九罭之鱼,鳟鲂(1)。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细眼渔网去捕捞,鳟鱼鲂鱼都打到。路上遇见官老爷,锦绣礼服真美妙。
鸿飞遵渚(1),公归无所,于女信处(2)。
大雁高飞沿洲渚,老爷归去没处住,留您两夜在此宿。
鸿飞遵陆(1),公归不复,于女信宿(2)。
大雁高飞沿河岸,老爷去了不回还,留您在此住两晚。
是以(1)有(2)衮衣兮,无以(3)我公归兮,无使我心悲兮!
把您礼服保留啊,我的老爷别走啊,不要让我悲愁啊!
小提示:诗经《九罭》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国风·豳风·九罭》一诗出自《诗经》,是《国风·豳风》中的一篇。为先秦时代豳地汉族民歌。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对周公的爱戴和挽留之情。这首诗先以大鱼网住小鱼起兴,象征东人对周公的敬重与爱戴,以大雁的飞行象征周公的离开。最后明知周公要离开故把他的衣服藏起来的那种神态表现的十分天真可爱,突出了一种急迫而又无奈的心情。也有的人认为《九罭》是主人宴请高级官员宴会上唱的歌。
创作背景
关于《九罭》一诗的主旨。有人认为,《九罭》是《伐柯》姐妹篇,都是赞美周公的;《毛诗序》说:“《九罭》,美周公也。周大夫刺朝廷之不知也。”朱熹《诗集传》说:“此亦周公居东之时,东人喜得见之。”这都是推测之辞。因为根据诗的文本,并不能落实到时、地、人,所以指实本事并不能令人信服。细味诗意,当如闻一多《风诗类钞》所说“这是燕饮时主人所赋留客的诗”。
另一种说法是,《九罭》是主人宴请高级官员宴会上唱的歌。“衮衣绣裳”指的是穿着华丽礼服的大官。衮衣,在周代是君王或上公才能穿的礼服,后来也泛指高级官员的礼服了。诗的作者地位比较低,遇到高级官员来访,十分高兴,打鱼设宴招待,请这位高级官员多住几天,好好玩一玩,更多聚谈。周代风习,宴会上主人客人都唱歌表情述怀。
相关诗词
-
别曹峒峰宪副徙官西粤二首·其一
南国憩棠阴,东人歌九罭。胡不信宿留,而遄西行迹。轮辕相附依,封疆良匪逖。八桂清狼烟,海隅藉肩息。
-
寿王苏州
...临吴国馆娃宫。民安泰伯封疆外,日在韦侯啸咏中。赞寿一炉金篆籀,捧觞千髻玉玲珑。桃开坐阅三千岁,松梦当占十八公。日望锋车歌九罭,时韬组甲咏车攻。如君江左今王导,有客河阳旧石洪。甄冶从来收朽钝,涓埃殊未报深崇。省台衮衮心何羡,旌旆摇摇思莫穷。宾缀阻...
-
余自壬辰释褐同白阳毕公谒天官选公得云间李余得楚泽令一行作吏南北各天闻问遂蛩然矣乃公扬历中外骏声蔚起回翔南北周践台部盖吾榜
寥落知交渐渐稀,朔风觱篥话将归。一尊千里悲离席,九罭三章赋衮衣。偏爱丹崖违俗好,岂应白眼傲时非。持筹暂卷丝纶手,且理渔竿上钓矶。
-
寿泸帅杨尚书·其二
尚书清禀秋天杳,吉梦元占玉燕飞。南定三军须北定,西归九罭合东归。寿星出丙光丹极,华盖丞辰近紫薇。要减汾阳声乐半,直须扬濯入黄扉。
-
楚辞·九辩
...芳。闵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心闵怜之惨悽兮,愿一见而有明。重无怨而生离兮,中结轸而增伤。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猛犬狺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漧?塊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
-
孙子兵法·九变篇
...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而用之矣。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
-
孙子兵法·九地篇
...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达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
-
管子·九守
...乎天地,通于神明,见奸伪也?」主问「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曰)上下,左右前后,荧惑其处安在?」主因「心不为九窍,九窍治;君不为五官,五官治。为善者,君予之赏;为非者,君予之罚。君因其所以来,因而予之,则不劳矣。圣人因之,故能掌之。因...
-
九鼎
禹行掘山走百谷,蛟龙窜藏魑魅伏。心志幽妖尚觊隙,以金铸鼎空九牧。冶云赤天涨为黑,韛风馀吹山拔木。鼎成聚观变怪索,夜人行歌鬼昼哭。功施元元后无极,三姓卫守相传属。弱周无人有宜出,沈之九幽拆地轴。始皇区区求不得,坐令神奸窥邑屋。
-
九日
九日无欢可得追,飘然随意历山陂。蒋陵西曲风烟惨,也有黄花一两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