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春雨初霁
〔宋〕
世味(1)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2)京华(3)?
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1)明朝(2)卖杏花。
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矮纸(1)斜行(2)闲作草(3),晴窗(4)细乳(5)戏(6)分茶(7)。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
素衣(1)莫起风尘叹(2),犹及清明可到家。
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小提示: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临安春雨初霁》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时期所作的七言律诗。诗开篇即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直抒胸臆,情感喷薄,整首诗的情绪在开篇即达到高潮,后面三联逐渐回落。无论是夜不能寐听春雨,天明百无聊赖“作草”“分茶”,还是自我安慰说“清明可到家”,都是开篇两句的注脚,都是本已厌倦官场却又客籍京华的无奈之举。整首诗在情思的气势上由高到低,而又浑然一体。
- 作品出处剑南诗稿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1186年
创作背景
陆游的这写这首《临安春雨初霁》时他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陆游自王炎调离川陕后,也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在蜀东归,在福建、江西、浙江一带做低级官吏。“怖惧几成床上伏,艰难何啻剑头饮”的处境,和在王炎手下得以重用的情形是大不一样的。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作者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相关诗词
-
雨后陈道机招饮环翠亭
天净雨初霁,草木相新鲜。碧水萦低槛,好鸟鸣树间。浮云薄太虚,去去亦何闲。开轩挹苍翠,秀色凌盘餐。疏松动凉飙,萧然开我颜。况有忘忧物...
-
仲春含经堂
我爱含经名,更绎含经义。汲古缅韩绠,佩文企边笥。延清披扆香,行春返旌翠。于时月之仲,快值雨初霁。群芳既骀荡,韶光复明媚。宁惟寸阴惜,兼观万物备。
-
初夏同周同人与史尉登西园后山茅亭望远周君有赋依韵奉和兼呈少府
...氏子,炯炯冰壶月。倾盖便如故,何必素所惬。磊落史少府,丰姿莹霜雪。真如汗血驹,才名籍天阅。抵掌同一笑,心悟口难说。向晚雨初霁,高柳新蝉咽。倚槛云去来,不误巾角折。挥翰有佳句,明珠眩双睫。蹇予非少年,所作尽短拙。万事等白鸥,波间自没灭。
-
青溪晚霁
天晚雨初霁,隔溪闻碓舂。山僧归夜月,幽鸟落长松。风静砧声急,花攲露气重。良宵思沅芷,尊酒话从容。
-
春雨初晴沈野亭见访
九十日春浑有几,相将一半雨兼风。草堂晴旭生虚白,花径儿童扫落红。漫喜故人来泗北,更期后夜宿山中。青鞋布袜须吾辈,百遍相过意未穷。
-
赠新太守王公公名哲起侍御守广平凤阳二郡今易地新安
朱幡摇曳入新安,夹道驩呼老豸冠。初政欲随春雨足,先声犹带旧霜寒。人传遗爱仍思寇,自幸疏慵久识韩。看取名增循吏传,紫阳山色共㠝岏。
-
雨霁登楼
楼外雨初霁,乾坤望眼明。岸高秋涨满,帘捲暮霞生。燕入泥香润,龙归海气清。阑干残照底,一片古今情。
-
雨坐
捲帘雨初霁,忽听墙头鸟。恍似在家时,春眠花未晓。惆怅月还来,残虹挂林杪。
-
制府刘公之移镇东越破海寇也于时霖雨初霁适有卿云灵鹊之瑞公既自为诗纪之不佞守职词垣遥从万里外倚和焉五色云
五云缭绕傍军城,祇为元戎护启行。若雾摇旌氛欲净,非烟拂盖雨初晴。金枝乍冷苍梧野,玉马新屯细柳营。捧日定知应苗格,光华来和帝歌声。
-
病体畏寒仲夏之月纩衣未舍一雨初霁欣然就曝檐下时逢饥岁百忧入怀俯仰候物率尔咏言四首·其一
时雨暧初霁,中园交飞鸟。蝴蝶相参差,翩翩满芳草。万物各有适,予无好怀抱。哀疚缠绵之,肤颜成瘠稿。炎天尚挟纩,就日若冬燠。同龄多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