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子坑赛龙
〔宋〕
嗟(2)龙之智谁可拘(3),出入变化何须臾(4)。
可叹那神龙的灵智谁能束缚,来去自由,出神入化只在转眼之间。
坛(1)平树古潭水黑(2),沉沉(3)影响(4)疑有无(5)。
祭坛平坦宽阔,古木苍苍,潭水幽暗深绿,水面沉沉,里面没有身影动静,让人疑惑潭水之中有没有神龙。
四山云雾忽昼合,瞥(1)起直上拏空虚(2)。
四周的山顶云雾缭绕,突然间聚拢在一起,只见神龙腾空而起,直冲上天空牵引云雾溟萦。
龟鱼带去半空落,雷輷(1)电走先后驱(2)。
潭水中的龟、鱼被神龙的腾起之势卷上高空,又纷纷坠落,随后交替而来的是闪电,伴随着雷声隆隆。
倾崖倒涧聊一戏,顷刻万物皆涵濡(1)。
只见大雨好像从山崖倾倒下来一般,顷刻之间大地雨水充足,万物都得到了滋润濡养,这正是神龙聊且一显神通。
青天却扫万里静,但见绿野如云敷(1)。
雨过天晴之后,天空就像洒扫过一般,万里平静,只见绿色的原野,如同云锦铺成。
明朝老农拜潭侧,鼓声坎坎(1)鸣山隅(2)。
明天早晨,老农们就会到柏子潭旁祭拜,那时候,欢快的鼓声咚咚鸣响,回荡在山谷之中。
野巫醉饱庙门阖,狼藉乌鸟争残余(1)。
乡野间的巫师酒醉肉饱之后,回到庙中关紧庙门,此刻的庙门之外一片凌乱,乌鸦鸟雀乱飞,争夺被人吃剩下的祭供。
小提示:欧阳修《百子坑赛龙》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百子坑赛龙》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是作为滁州太守的欧阳修因乡间旱情而求雨后所作,流露出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与同情。全诗想象丰富,笔力恣肆,得力于李白诗风甚多。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1047年
创作背景
《百子坑赛龙》此诗作于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时欧阳修任滁州太守。这一年初,滁州气候本来颇好,但不久便闹起了春旱,太守欧阳修不得不同老百姓一道忙于求雨。此诗即作于求雨无果之时。
相关诗词
-
魏子介然甲戌中春不远数百里访予寂寞之滨予方厄穷适此久旱市无鱼肉园乏佳蔬介然处之宴然眷眷不忍舍去予与介然别久介然气貌议论益
爱君凛凛有英风,刮目相看为改容。榻解久悬延孺子,楼登百尺卧元龙。货因缕积成良贾,学务深耕鄙惰农。已约三冬重过我,尽携书史日相从。
-
坑儒四百六十馀人
焚坑相距一年间,何事迟迟未出关。万里冥鸿罗网外,料应祸不到商山。
-
鹊桥仙·七夕柬范龙仙
蛛丝暗卜,綵线频穿,此夜倚栏多少。纵教痴绝似牵牛,偏消受、天孙机巧。百子池边,长生殿里,一点梦魂难到。被驱原只为逋钱,料天也、应须一笑。
-
采桑子·庆邓彦鳞生子
一春底事多佳气,非雾非云。郁郁氲氲。端为君家诞阿兴。庆源衮衮由高密,福有多根。百子千孙。此是元侯嫡耳孙。
-
题杨太仆所藏子昂画春牧图
我爱吴兴松雪翁,胸蟠百万渥洼龙。丹青邂逅挥窗底,牝牡分明见眼中。逸态雄姿皆汗血,高蹄促腕尽追风。何当驾此三千匹,踏碎边尘报九重。
-
予既祀华山将之蓝田之温泉复取道骊山从者告予曰此焚书坑也予叹虐政之狂奸斯之恶为之弹指者久之于乎始皇其坑儒耶儒其坑始皇耶后人
我来刮目骊山下,为爱骊山一驻马。从臣指我焚书坑,不觉风前清泪洒。却忆当年秦始皇,鱼肉六国真豺狼。奸斯阿附助凶燄,困敝黔首如牛羊。虐政翻嫌人腹议,偶语诗书者弃市。秦人乃...
-
南乡子·剪荷
烟水满池塘。宛有佳人晒翠裳。姣少衰迟俄顷事,思量。难得花香叶又香。白露剪残黄。百子池边向靓妆。却恨秋风团扇冷,郎当。每替扬雄覆酱堈。
-
大翁出塞亦既抱孙矣复连举四子戏赠二首·其一
含饴亦自足欢娱,又见双双挽白须。便使郑图添百子,可能代得老翁无。
-
端午内中帖子词·其六·皇后阁
君王初幸集灵台,碧藕催花海上开。见说一房皆百子,凤衔双蒂几时来。
-
立春内中帖子词·其一
风转万年枝,冰开百子池。多男应禖祀,瑞气恰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