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宋于庭翔凤
〔清〕
游山五岳(1)东道主(2),拥书百城南面王(3)。
我游历名山大川时,你愿意做东道主。你又拥有许多书籍,等于是南面称孤的侯王。
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1)。
在成千上万的人群中,幸运地与你握了一下手,使我的衣袖直到三年后还留有香气。
小提示:龚自珍《投宋于庭翔凤》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投宋于庭翔凤》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龚自珍以立异高谈的“怪魁”形象见称当世,其骂座之言上关朝廷、下及冠盖,以至“动与世迕”,无以自存。但在这样的表面之下,龚自珍其实怀着一颗极挚诚、极热切的赤子之心。于举世庸冗喑哑之中,能觅得一可以倾诉衷肠的知音人,他是不吝惜吐露自己难以压抑的欣喜和赞美的。此诗即可为证。
- 作品出处定庵文集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投宋于庭翔凤》该诗作于道光二年壬午(1822),是诗人写给友人宋翔凤的。清初至清中叶,统治者提倡的程朱理学和古文经学都是没有思想性、只是教人做奴隶的学问。西学东渐,促成了知识分子的觉醒,公羊学派逐渐兴起。常州经学大家庄述祖曾说:“吾诸甥中,刘申受可以为师,宋于庭可以为友。”可见宋翔凤少时学即有成,受到舅氏的器重。龚自珍曾师事刘逢禄学习公羊学,因此宋翔凤也算是龚自珍的师辈,加之其曾出入于龚自珍外祖父段玉裁之门,二人又多了一层亲密关系。自嘉庆二十四年(1819)相识之后,龚、宋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龚自珍写了多首赠翔凤诗,该诗是其中之一。
相关诗词
-
延哲使归自福建得衢州锦川石立于庭前戏作
锦川束锦化为石,道远悬知不易来。千岁僵松鳞驳落,一株寒玉骨崔嵬。庭除有地烦相伴,梁柱无能莫见猜。赖是前人清节在,镇船元藉郁林材。
-
投宋大夫
十处投人九处违,家乡万里又空归。严霜昨夜侵人骨,谁念高堂未授衣。
-
前参戎李元济手植双槐于庭下其子东园兄弟不忘手泽颜之为堂绘图徵诗赋此并识旧游·其六
芝兰凝碧茁公孙,庭砌花开静掩门。记得潜夫曾著讼,始知家学有渊源。
-
寄宋无逸先生
草《玄》阁上扬夫子,每说江南宋玉才。凤阙书来船北上,蛮溪花发马南回。青衫无泪沾歌袖,白发多情照酒杯。处士一星云雾里,客楼东望几徘徊。
-
苕雪于内苑见菊花感旧有诗予亦继作
投老边庭犯雪沙,眼明上苑挹霜华。谁教翠幕围疏艳,长误红灯影坠霞。秋色重看真梦里,冷怀何处不天涯。自怜萧索今如许,无复心情到菊花。
-
余澄夫广文招同宋于廷蒋澹怀集饮偕游缪氏水西园即事·其二
蒋宋名奇抱,平生诗最工。风尘吾辈少,杯酌此时同。旧垒无栖燕,寥天有去鸿。吴江话归棹,枫叶舞霜红。
-
宋中丞牧仲以宋本施注苏诗见惠赋此奉谢
...独留旧本自吟赏,岂散鳞爪藏丽珠。忽然惠我意安在,勉以文字相嬉娱。嵇康疏懒学久废,往迹尚可谈其粗。先生数奇困谗口,备历患难投艰虞。遗文何罪遭禁锢,良玉岂惮经洪炉。宁期旷世有自己,笠屐静对真形图。寸缣尺蹄费捃摭,零落幸免抛榛芜。春风水国花事好,轻...
-
翔凤篇答汪公干时四家兄亦和此篇
紫凤飞南海,徘徊恋天池。岂无三珠树,归守椅梧枝。逢君问出处,所需在明时。本期千仞翔,览德而下之。文采非惊世,宁为燕雀欺。尝闻帝王代,衔图及鸣岐。时哉不我与,蒙议于德衰。稻粱不肯啄,终岁常苦饥。东园琅玕实,倘许共来仪。
-
宋铙歌鼓吹曲·其九
帝命将臣,誓师于征。伯牙于庭,曰无刘我人。曲阿惟唐,以及豫章。孽于南国,楚粤是疆。我师孔武,聿禽其王。始怒皋皋,将臣不怿。曰如上命,即起予疾。弓韬于衣,刃以不血。收其石程,焚其侈淫。视于丁宁,筈羽不饮。取其镈磬,以献于京。于庙告成,垓埏既平。
-
念奴娇·尤展成招饮草堂同陈其年彭云客宋既庭御之席上分赋
木兰庭榭,值主人招客,月弦春仲。寒食东风,开小苑、共傍曲池觞咏。柱史仙才,元龙豪气,更有悲秋宋。佳辰虽再,劝君痛饮须纵。人生聚散亡何,少年走马,向铜街争控。而今齐溷酒徒中,忼慨樽前如梦。市上吹箫,城头击筑,再鼓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