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咏梅
〔宋〕
湿云(1)不渡(2)溪桥冷。蛾寒(3)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4)月香。
几朵带着雨意的乌云一动不动地高挂在天空,小溪的桥上寒意袭人。一弯新月刚刚冲破云雾的遮挡出现在天边,梅树多姿的身影在东风中摇荡。小桥下的潺潺流水在向远方流左。一枝怒放的梅花在皎洁的月光中散发着幽香。
人怜(1)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栏杆,夜深花正寒。
怀着爱怜的心情看着梅花仍和往年一样娇美,可梅花哪里会知道爱怜它的人却又比去年瘦损多了。夜深了寒意更浓,连那不畏寒的腊梅,似乎也正感到了寒冷。
小提示:朱淑真《菩萨蛮·咏梅》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菩萨蛮·咏梅》是南宋女词人朱淑真所作的一首词。上片写梅花,其所处的环境是云湿,桥冷,月寒,衬托出梅花的冷艳。下片写梅花,花似旧,花正寒,观梅者,人瘦,独倚。这首词借梅表现词人不甘流俗、追求高洁的思想情操。整首词情景交融,感情细腻,情浓景真,风格秀婉,感人心扉。
- 作品出处断肠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菩萨蛮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菩萨蛮·咏梅》这首词约作于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冬天。朱淑真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她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由于婚姻不如意,她写有大量描写个人寂寞,抒发内心痛苦的诗篇。朱淑真诗歌的题材比较广泛,她用诗歌记游、赠答,并表达客居异乡时对亲友的怀念。她还写了一些咏史诗,议论历史,品评人物,都很有见地。她常常表现出对于农事和百姓生活的关怀,写有《苦热闻田夫语有感》《喜雨》《新冬》等诗。她还作有许多写景咏物诗,湖光山色,四季景物的变易,都被她艺术地再现于诗歌之中。这首《咏梅》词是体现朱淑真“清新婉丽、蓄思含情”风格的代表作。
相关诗词
-
菩萨蛮·湖光亭晚集
平波不尽蒹葭远,清霜半落沙痕浅。烟树晚微茫。孤鸿下夕阳。梅花消息近,试向南枝问。记得水边春。江南别后人。
-
菩萨蛮·一间茅屋疏篁压
一间茅屋疏篁压,最怜富户双螺插。绕砌长莓苔,多时客未来。不知名与姓,对面原难认。只看有梅花,逋仙应是他。
-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
菩萨蛮·恨春
恨春不忍春光景,昏昏似醉浑难醒。撇绣写幽兰,绿窗风雨寒。梦回香尚袅,一枕愁痕小。负却赏梅心,杏花春又深。
-
菩萨蛮·春日
轻烟一抹连天碧,帘前规月和烟白。翠竹落梅疏,相怜雪霁初。博山香欲烬,风透纱窗冷。四望寂寥寥,闲阶花影摇。
-
菩萨蛮·元宵无月
画楼春弄东风软,灯山处处笙歌满。几点落梅花,侯家醉丽华。歌声还唤酒,夜色频催漏。云幕掩嫦娥,清光不放多。
-
菩萨蛮·肩舆晓踏江头月
肩舆晓踏江头月。月华冷浸消残雪。雪月照疏篱。梅花三两枝。人怜花淡薄。花恨人牢落。不似那回时。醺醺醉玉肌。
-
菩萨蛮·梅
梅花枝上东风软。朝来吹散真香远。雅淡有馀清。客心和泪倾。美人临别夜。月晃灯初灺。玉枕小屏山。眉尖曾细看。
-
菩萨蛮·木棉花映丛祠小
木棉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铜鼓与蛮歌,南人祈赛多。客帆风正急,茜袖偎樯立。极浦几回头,烟波无限愁。
-
菩萨蛮·酒浓花艳秋波滑
酒浓花艳秋波滑,舞余腰素花枝活。相见又还休,不禁归去愁。醉衾成独拥,月冷知霜重。早是梦难成,梅花肠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