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越王台
〔近代〕
秋风立马越王台,混混蛇龙(1)最可哀。
秋风立马登上越王台,想起历史上的人物,龙蛇混杂,真是悲哀。
十七史(1)从何说起,三千劫(2)几历轮回(3)。
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在这无穷无尽的时间里,人间经历了多少欢欣和苦难的轮回。
腐儒心事呼天问(1),大地山河跨海来。
腐儒满腹愤藏的心事欲呼天发问,壮丽的大地河山跨海迎面扑来。
临睨(1)飞云横八表,岂无倚剑叹雄才!
登高眺望天外的飞云,难道当今之世就没有倚剑长啸的英雄人才!
小提示:康有为《秋登越王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秋登越王台》是清代诗人康有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写登临越王台所见风云变幻,并由此联想到历经浩劫的国运时局,呼唤当今之世也能出现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手握长剑,力挽狂澜。诗作气势磅礴、风格雄健,体现了康有为独特的艺术个性。
- 作品出处南海先生诗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灰]韵
- 创作年代清末民国初
创作背景
清光绪五年(1879年),其时国势风雨飘摇,两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列强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广东又是最早门户开放、得风气之先的地区。是年,康有为二十二岁,初次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熏陶,涉猎一些欧美典籍,并曾游历香港,从此开始了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过程。《秋登越王台》这首诗就是青年时代的康有为在广州市北越秀山上的越王台迎着欧风美雨,立马高山之巅,渴望一展雄才、搏击长空的咏怀之作。
相关诗词
-
姜尧招登香炉峰绝顶同姜十七廷梧商二徵说
...炉峰。枫林黄叶下幽壑,杖底风吹草衣薄。石屋高看洞鸟翻,横梁斜度山花落。秋空望海海色飞,赤城万里烟霏霏。越王台上青烽起,夏后祠前白雁稀。玉函金简探难得,况蹈岖嵚未曾息。北谷空标承露台,南还竟负凌风翼。苍崖四顾意气开,吹笙跨鹤真仙才。何年乞汝盈箱药,共俟...
-
赋得越王台送万载敖司令之官
层台高与越山齐,南斗诸星入地低。海气秋澄鸿雁到,野烟春合鹧鸪啼。官船北走输珠翠,幕府南开振鼓鼙。侧想到官多暇日,登临长听玉骢嘶。
-
送林照磨之越
朱甍翼翼小蓬莱,秋水芙蓉次第开。真宰不遗生物意,参谋须藉出群材。风生幕府文书静,月转城楼画角催。喝道莫惊刘宠庙,赋诗还上越王台。鉴湖水涨陂间稻,禹穴云荒石上苔。土有茶芽方入贡,陵无麦饭孰兴哀?齐民恳恻知何已?此日登临亦快哉。日脚萧韶天姥下,潮头旗鼓孝娥...
-
送王廷桂还姑苏
...一片清冰映玉壶,判知不是栖栖者。越王台畔偏相逢,握手高谈情颇浓。西陵缓辔吟秋霁,北干衔杯坐日舂。酒酣击节因怀古,壮心磊落嗟谁仵。却笑将军类沐猴,每轻丞相称仓鼠。郎今身世两悠悠,浪迹翻成汗漫游。谁信魏牟偏恋阙,自怜王粲数登楼。故国繁华已凋槁,送君只欲伤怀...
-
十月十八与舍弟登越王楼便道趋开元寺上天池得句满纸颠倒杂乱几不可读明日诠次成二十二韵
...四方些,招此千岁魂。便道访古寺,策杖寻灵源。上到山椒穷,转觉天池尊。行疲犬马力,下视乌鸢翻。不应水性高,疑有神物喷。肯随秋涨落,况逐夏潦浑。潜通八角井,散入千家盆。渔村唤欲应,钓石谅犹温。似闻扣船歌,想见持竿蹲。吾曹本山林,朝衣裹狙猿。只应适...
-
登广城楼
三尺龙泉事远游,越王台上望南州。一天雨过千山晓,万里风来五月秋。江郭楼台蛮客市,海门烟日蜑家舟。临戎不有安边策,应愧常何荐马周。
-
顾子重陈南宾沈懋学吴天泽九日胜果山登高
越王台上送长歌,落日秋风感慨多。草莽野烟诸寝殿,寺门黄叶旧山河。半江舟楫来鸿雁,绝顶樽罍上薜萝。此日相逢总陶谢,风流文采复如何。
-
登东山送冯掌教·其二
一回相见一清吟,短发繁霜岁月侵。浪迹谁怜南又北,旷怀自信古犹今。越王台北秋风早,张相祠前暮雨深。莫问玄都痴道士,红尘回首欲投簪。
-
大司马张公秋日过访溪上余时留武林不值抵舍后再往谒谢二首·其一
熊车遥度越王台,骏骨仍惭汉殿回。廿载登龙频入梦,当时题凤亦怜才。三峨云气飘萝薜,五岳风期动草莱。翘首未央天咫尺,秪今东阁定谁开。
-
留邃谷子
江头忽报理行舟,急策征骖向子留。满眼黄花近佳节,数声白雁过高秋。越王台上可登眺,和靖祠前多倡酬。且尽渭城一杯酒,钱塘南去揔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