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兄超求代疏
〔两汉〕
妾同产兄西域都护定远侯超,幸得以微功特蒙重赏,爵列通侯,位二千石。天恩殊绝,诚非小臣所当被蒙。超之始出,志捐躯命,冀立微功,以自陈效。会陈睦之变,道路隔绝,超以一身转侧绝域,晓譬诸国,因其兵众,每有攻战,辄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赖蒙陛下神灵,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积三十年。骨肉生离,不复相识。所与相随时人士众,皆已物故。超年最长,今且七十。衰老被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明,扶杖乃能行。虽欲竭尽其力,以报塞天恩,迫于岁暮,犬马齿索。蛮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见代,恐开奸宄之源,生逆乱之心。而卿大夫咸怀一切,莫肯远虑。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便为上损国家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力之用,诚可痛也。故超万里归诚,自陈苦急,延颈逾望,三年于今,未蒙省录。
我的同母兄西域都护定远侯班超,侥幸以微薄之功特别受到重赏,爵位列侯,官位二千石。皇帝的恩赐非常浩荡,确实不是小臣所能蒙受的。班超开始出使西域时,誓将牺牲一切,希望建立微薄之功,以效愚忠。刚好遇到陈睦被攻没之事,道路隔绝,班超一身转徙于西域,晓谕诸国,因西域国家的人多,每有攻战之事,他总是冲在前面,身受刀枪之伤也不后退,根本不怕死亡。靠皇帝神灵,使班超能够在沙漠地带延长生命,至今已经三十年。骨肉兄妹活着时分离,已经互相不认识了。和班超一起去西域的人都已经死亡。班超年龄最大,现已快七十岁了。衰老有病,头发花白,两手不听使唤,耳不灵,眼不明,扶着拐杖才能行走。即使想竭尽全力报答皇帝恩情,可迫于年老,牙齿落掉,而且蛮夷的习性是抗命叛逆、欺侮老人,班超已是早晚要入土之人,很久不见朝廷派人替代他。我担心这样下去,给那些坏人开了一个路子,产生叛乱的思想。朝廷大夫们都考虑各种事情,但没有人从远处着想。如果有突然不测之事,班超力不从心,这样,对上来说,就会损失国家多年来的努力;对下来说,也会丢掉臣竭力为国的作用,确实是痛心的事啊。所以,班超在万里之外上疏请归,自陈缘由,伸长脖子遥望归国,至今三年,未被朝廷理解和采纳。
妾窃闻古者十五受兵,六十还之,亦有休息不任职也。缘陛下以至孝理治天下,得万国之欢心,不遗小国之臣,况超得备侯伯之位,故敢触死为超求哀,丐超余年。一得生还,复见阙庭,使国永无劳远之虑,西域无仓卒之忧,超得长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哀老之惠。《诗》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超有书与妾生诀,恐不复相见。妾诚伤超以壮年竭忠孝于沙漠,疲老则便捐死于旷野,诚可哀怜。如不蒙救护,超后有一旦之变,冀幸超家得蒙赵母、卫姬先请之贷。妾愚戆不知大义,触犯忌讳。
我听说古代十五从军,六十岁归家,即使在军中,也有年老休息不任职之事。因为皇帝以孝治天下,所以得到万国的欢心,不遗漏小国的臣子,何况班超充数于侯伯之位呢,因此,我敢冒死为班超请求,希望给他以余年。如果活着回来,复睹天颜,骨肉重逢,并以重臣代替镇守西域,那么,国家就没有劳远忧边之虑,西域可避免突发事件,而班超也蒙受皇帝的重恩。《诗经》上说:“民众劳苦实不堪,要求稍稍得安闲。爱护这些京师人,四方诸侯得抚安。”班超曾写信给我,与我活着的时候永别,担心不能再见面。我确实为班超伤心,他壮年时出使西域,在沙漠地带尽自己对国家的忠孝,到了年老时还要死在野外异域,确实值得哀怜。如果得不到皇帝批准,不救护班超,以后发生意外之变,希望班超的家族得到像赵母、卫姬那样的请罪,宽恕他们。我愚昧不知大义,触犯皇帝忌讳谨请恕罪。
小提示:班昭《为兄超求代疏》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为兄超求代疏》是汉代女文学家班昭创作的一篇奏疏。此疏为兄长班超求情,先叙班超受恩之隆,次叙班超立功之实,再叙班超年老多病,留边无益,再叙西域之地非年老多病之人所可留,直到朝廷无人远虑,无人替代班超归还;接着从“故超万里归诚”转到上疏缘由,因朝廷无人理会,故班超自己上疏请归,但仍不被理解和采纳,只好由自己为兄长求情;然后借古证今,又从皇帝着笔,论及替他之好处;最后引《诗经》作证,引兄长与自己书信为例,愈见哀怜之迫切,又从反面入手,如不蒙见察,班超但有意外之变,乞请宽恕其家族。全文语气恳切,措辞委婉,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才女之笔诚属感人。
- 作品出处全汉文
- 文学体裁奏疏
- 创作年代东汉
创作背景
《为兄超求代疏》是班昭为其兄班超年迈退归乡梓养老而求代的奏疏,当作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东汉初年,西域为匈奴所控制。汉明帝派名将班超率三十六人赴西域,终于打通了“丝绸之路”,巩固了汉朝对西域的统治。班超在西域共达三十一年,六十八岁时年老思乡,上书要求辞职归乡。班昭为兄写了这封奏疏请求他人替代班超镇守西域。
相关诗词
-
念奴娇·为兄风云水月主人寿
丹台仙伯,记踪迹当年、琼楼金阙。底事来游人世界,为爱风云水月。结屋南园,境随人胜,不是溪山别。今朝初度,碧莲千顷齐发。况是鸳侣新偕,凤雏才长,占人间欢悦,且尽壶天终夕醉,...
-
水调歌头·寄诚夫兄在江南作时兄在史馆校雠先朝实录
...在古瀛洲。粉笔校书罢,乌帽拂尘游。出银台,心浩浩,思悠悠。人间万事姑置,食邑素封侯。收拾金銮遗事,记取玉壶清话,此外复何求。勋业好看镜,绿鬓不禁秋。
-
夜梦家兄又梦陈敬初
我来与君同作客,前年共住江边宅。君骑快马事远游,我亦流离去乡国。君家慈亲犹未老,眼前骨肉仍相保。三人兄弟何人强,之子文章最称好。我家老兄浙水滨,老兄比弟家尤贫。五年零落不可见,迢迢归梦还相亲。人闻梦中相尔汝,傍人不知梦中语。起来明月满虚庭,丹枫堕影...
-
江上遇亦于大兄
百种愁回一寸肠,更罹多难又他乡。与君一世为兄弟,只是相逢道路傍。
-
都城引送陈七表兄之横浦
...本是同根生,世态悠悠安足评。天涯未易输肝肺,海内谁云皆弟兄。我随玉节别兄去,荆门梦渚烟中树。陇头两见秋云飞,又向都城得相聚。都城阁道从天开,虎豹为关鸾凤台。簪缨无数不敢到,兄以材贤长往来。兄辞家久常思母,天遣为丞向横浦。万树梅花道板舆,一水何曾隔乡土。...
-
客有为余远求金字莲华经者作此酬之
仙人求梵筴,远致紫金莲。潦水明秋日,寒山带夕烟。苍松迷阁道,白马度云天。归去山堂里,应参佛印禅。
-
大司寇恒山张公父母俱八十馀三疏得归省太夫人旧患丧明公归而愈缙绅多咏其事郑同年与聚索予作忙中走笔
恒山何危哉,白云复漫瀰。念彼白云飞,戚戚伤岵屺。流光不再须,甘瀡为谁旨。累疏叩天阍,洞塞幸伊迩。不谓许国身,亦慰门闾倚。沉迷起宿痾,春风满步履。古来孝子心,寒冰跃双鲤。眇绵气感通,或可徵神理。如兹...
-
陆义姑姊为陆给事浚明
...归何时,徂者不可呼。阿㜷空筼涕,返视惟我姑。葛藟庇本根,况乃集于枯。左右提且挈,旦夕糜与餔。双雏毛彩成,父始归吴都。骨肉为秦越,衣冠繁有徒。守孀见兄弟,乃能为尔图。路人皆叹息,义姊胜丈夫。上天锡难老,黄发将满颅。贤哉陆氏姊,嗟嗟今所无。
-
红楼梦绝句题词为菽园孝廉作
...端有泪向公子,悲歌感慨倾城姝。眼中忽幻荣宁府,梦破情天石难补。开编如闻奈何许,吾为若歌若楚舞。潇湘妃子诚绝伦,化影疑作芙蓉神。就中乃有蘅芜君,令我太息颦儿颦。以丕为兄有弟植,宝妹妹尤秀而特。枕霞旧友蕉下客,红楼之才此极则。大观何必真有园,稻香何必...
-
赠阳安徐迈表兄屯田
...冰中刚肠。阳安百里地,邈在天一方。惠政不鞭朴,斯民乐耕桑。念予昨守赣,与兄会家乡。兄今岁已满,余遽提蜀疆。一朝此邂逅,五载忘参商。且勿语离索,易老惊鬓霜。且勿较通塞,放怀把酒觞。上方圣政新,求贤坐明堂。兄道足施设,兄志弥颉颃。喜予外祖门,从此生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