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三首
〔唐〕
【其一】
忆江南三首·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1):日出江花(2)红胜火(3),春来江水绿如蓝(4)。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其二】
忆江南三首·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1),郡亭(2)枕上看潮头(3)。何日更重游?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其三】
忆江南三首·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1):吴酒一杯春竹叶(2),吴娃(3)双舞醉芙蓉(4)。早晚(5)复相逢?
江南的回忆,接下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什么时候能再次相逢?
小提示:白居易《忆江南三首》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第一首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第二首词描绘杭州之美,通过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的画面来验证「江南好」,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的忆念之情;第三首词描绘苏州之美,诗人以美妙的诗笔,简洁地勾勒出苏州的旖旎风情,表达了作者对苏州的忆念与向往。这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以及女性之美,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
- 作品别称忆江南词三首
- 作品出处白氏长庆集
- 文学体裁联章词
- 创作年代837年
创作背景
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此词在公元83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初夏作于洛阳,由此可以推断出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在开成二年初夏。
相关诗词
-
忆江南·寒月四首·其二
寒月迥,凝望属天涯。剑吐蓉光三尺冷,弓垂蟾影半轮斜。豪气动悲笳。回首处,幂历杳平沙。雪窖遥天迷雁宇,琼楼暗影奈妖蟆。双鬓冷霜华。
-
望江南六首·其三
清明忆,风景最湖塘。新水暖香浮笋市,乱山晴翠落鱼床。斜日酒旗黄。
-
忆江南·阴丹诀
阴丹诀,三五合玄图。二八应机堪采运,玉琼回首免荣枯,颜貌胜凡姝。
-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其二
湖目也堪供眼,木奴自足为生。若话三吴胜事,不惟千里莼羹。
-
原武按堤六首·其三
黄尘蔽日晚风高,两目昏花客思劳。却忆江南渔父乐,河鲀入网采蒌蒿。
-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六十九·赠王文学中柱南旋
衡门谁为驻归骖,国士名高旧所谙。马首春风辞塞上,刀头明月忆江南。杨穿百步才无两,璧剖连城献至三。此日汉庭推授受,石渠同异待君谈。
-
忆江南·己丑元旦自众兴集起行北上马上漫成四首·其三
元旦日,侵晓踏清尘。三十六旬新甲子,二千里路早行人。障断去年贫。
-
绝句三十首·其五
清和风日亦萧骚,客鬓频年有二毛。遥忆江南花事罢,街头齐唤郑樱桃。
-
忆江南·首春杂咏
春到处,瑞雪满东皋。去岁马头瞻泰岳,今朝水面放轻舠。惆怅五山高。蒲水上,风送一帆轻。旧路五年人不到,新愁隔岁话难平。楼上已三更。
-
忆江南四首·其三
秋日好,天畔雁来初。野稻乍肥思簖蟹,秋风才起买鲈鱼。黄菊遍庭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