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楼·隐居
〔元〕
荆棘满途,蓬莱(1)闲住。诸葛茅庐(2),陶令松菊(3),张翰莼鲈(4)。不顺俗。不妄图(5),清风高度(6)。任年年落花飞絮。
世道是布满了荆棘的小路,我找到个蓬莱般的地方悠闲安住。我也像诸葛亮一般,筑起个茅庐;我也像陶渊明一般,栽种些松菊;我也像张翰一般,喜食莼菜和鲈鱼。我不去顺应流俗,也没有狂妄的企图,始终保持着清高的风度。任由它一年年地飘落红花,飞起柳絮。
小提示:任昱《上小楼·隐居》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上小楼·隐居》是元代散曲家任昱创作的一首小令。这首小令赞颂了隐居生活的安逸恬适。起首两句即道明因现实社会中布满险恶,遂隐居山林过着闲适若仙的生活;紧接着以“诸葛茅庐,陶令松菊,张翰莼鲈”三句鼎足对,具体显示隐居的优越性;在列举事实之后,作者更概括诸葛亮、陶渊明、张翰受人尊敬的原因在于“不顺俗,不妄图清高风度”,这正是隐者的精神风貌;结句“任年年落花飞絮”与首句“荆棘满途”相对比,突出了隐居是明智的选择。全曲语言流畅自然,用典朴直。
创作背景
归隐,是古代社会的一个普遍话题,更是金元时代流布于士子文人间的时代诉求。元代的隐逸,除结缘于仕宦追求外,隐逸更是文人笔下理想化的生活符号,并非一定真正归隐山林。其间或寄托着不与元蒙统治者同流,或蕴含着对汉民族传统文化的追怀,或为士子文人张扬个性,抒发独立人格精神之“隐居乐道”。梳理作者任昱的一生,于科场仕宦似不尽如人意,仕路风波之多艰,催发出作者向往隐逸之心情。因此,作者创作了此曲。
相关诗词
-
晚楼閒望
北窗高卧已如秋,况复荷风上小楼。最是晚村堪画处,夕阳红挂树梢头。
-
卜算子·月上小楼西
月上小楼西,鸡唱霜天晓。泪眼相看话别时,把定纤纤手。伊道不忘人,伊却都忘了。我若无情似你时,瞒不得、桥头柳。
-
念奴娇·圩上小楼
小楼三尺,那能消、一夜疏星明月。为待可人新洗盏,呼取脍鱼炰鳖。何处箫声,抑扬高下,浏亮中还咽。幽情无限,何人对与閒说。不信万...
-
浣溪沙·恻恻春寒上小楼
恻恻春寒上小楼。鹦哥无奈唤梳头。珍珠帘卷玉双钩。梦里依稀唯惜别,客中消息但传愁。二分春色一分秋。
-
履道新居二十韵
...水平流。篱菊黄金合,窗筠绿玉稠。疑连紫阳洞,似到白蘋洲。僧至多同宿,宾来辄少留。岂无诗引兴,兼有酒销忧。移榻临平岸,携茶上小舟。果穿闻鸟啄,萍破见鱼游。地与尘相远,人将境共幽。汎潭菱点镜,沈浦月生钩。厨晓烟孤起,庭寒雨半收。老饥初爱粥,瘦冷早披...
-
题道静院院在中条山故王颜中丞所置虢州刺史舍官居此今写真存焉
紫府丹成化鹤群,青松手植变龙文。壶中别有仙家日,岭上犹多隐士云。独坐遗芳成故事,褰帷旧貌似元君。自怜筑室灵山下,徒望朝岚与夕曛。
-
玉楼春·春寒
南园蝴蝶飞无数,满院春寒帘幕护。深深人在小楼中,悄悄花开寒食路。映阶日色时将午,添得罗衣窗影暮。寂寥孤馆闭闲春,但见斜阳窥绣户。
-
咏兴五首·其五·小庭亦有月
...歌与社舞,客哂主人誇。但问乐不乐,岂在钟鼓多。客告暮将归,主称日未斜。请客稍深酌,愿见朱颜酡。客知主意厚,分数随口加。堂上烛未秉,座中冠已峨。左顾短红袖,右命小青娥。长跪谢贵客,蓬门劳见过。客散有馀兴,醉卧独吟哦。幕天而席地,谁奈刘伶何。
-
北楼送客归上都
凭高眺远一悽悽,却下朱阑即解携。京路人归天直北,江楼客散日平西。长津欲度回渡尾,残酒重倾簇马蹄。不独别君须强饮,穷愁自要醉如泥。
-
题崔少尹上林坊新居
坊静居新深且幽,忽疑缩地到沧洲。宅东篱缺嵩峰出,堂后池开洛水流。高下三层盘野径,沿洄十里汎渔舟。若能为客烹鸡黍,愿伴田苏日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