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鉧潭记
〔唐〕
钴鉧潭(1)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2)自南奔注,抵山石,屈(3)折东流;其颠委势峻(4),荡击(5)益暴(6),啮(7)其涯(8),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9),然后徐(10)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11)。
钴鉧潭,在西山的西面。它的源头大概是冉溪自南向北奔流如注,碰到山石阻隔,曲折向东流去;潭水的上游和下游水势湍急,撞击更加激荡,侵蚀钴鉧潭的潭岸边,潭边广阔而中间水深,水流冲荡到山石才停止。水流形成车轮般的漩涡,然后才缓缓而流。潭水清澈而平缓,而且十亩有余,钴鉧潭四周有树木环绕,有瀑布垂悬而下。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1),一旦款门(2)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3),既芟山(4)而更居(5),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6)。”
山上有居住的人,因我多次来游玩,一天早晨敲门就来告诉我:“(我因为)无法负担越欠越多的官租私债,(没办法),想在山上锄草开荒,并愿意卖掉我潭上的田,暂时缓解一下债”。
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1),延其槛(2),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4)。尤与中秋观月为宜(5),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6)。孰使予乐居夷(7)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我很高兴答应了他的话。我就加高台面,延伸栏杆,疏导高处的泉水使泉水坠落入潭中,发出了悦耳的声音。特别是到了中秋时节赏月更为合适,可以看到天空更高,视野更加辽远。是什么使我乐于住在这夷人地区而忘掉故土?难道不是因为这钴鉧潭?
小提示:柳宗元《钴鉧潭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钴鉧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永州八记》的第二篇。文中通过记叙钴鉧潭的由来、描绘水潭四周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摈弃尘世烦扰、摆脱官场险恶,使身心获得放松,并使精神获得解脱的思想感情。
- 作品出处柳河东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中唐
创作背景
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运动,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到永州后,其母病故,王叔文被处死,他自己也不断受到统治者的诽谤和攻击,心情压抑。永州山水幽奇雄险,许多地方还鲜为人知。柳宗元在这漫长的戴罪期间,便到处游览,搜奇探胜,借以开拓胸襟,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永州八记》就是这种心态之下的游历结晶,《钴鉧潭记》这篇文章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
相关诗词
-
小著
自笑儒兼吏,芸窗竹影中。雄心消跃马,幽兴寄雕虫。钴鉧潭前月,愚溪树里风。寂寥长对此,染翰当书空。
-
希静堂
二江明月九峰云,云月堂中希静人。芙蕖池浅蛙迎雨,钴鉧潭空草送春。
-
柳先生祠
江抱零陵郡,山藏钴鉧潭。古人如水去,祠树与天参。述作笼诸子,风骚迫二南。后来窃时誉,吾辈得无惭。
-
佃客
佃客结茅庵,邻家屋两三。快牛过子弟,健妇抵丁男。鸡犬?簩竹,鱼虾钴鉧潭。逃亡今略尽,寥落我何堪。
-
西江柳氏月江诗
何人种此玻瓈橘,挂在空高寒露湿。秋风吹堕清泠中,惊杀神髯夜深蛰。钴鉧潭中岂无月,冷光长照衰羁泣。何如阿孙屋头月,时时投取杯中吸。吸馀吐向笔墨间,纸上淋漓流月汁。前年劫火到诗屋,月走江寒烧不及...
-
澹岩纪游·其二
朝阳岩自次山显,钴鉧潭由子厚彰。山水得人名始重,不元不柳□逢黄。
-
同邑有友人过访寓舍授以二诗依韵答之·其二
时艰未易赋岩阿,采采芙蓉覆短蓑。话到家山稽客远,帆吹桑海故人过。潭深钴鉧啼元豹,月落潇湘冷翠蛾。望望枌榆堪结社,扁舟何日醉烟萝。
-
秋日题汝阳潭壁
独坐秋阴生,悲来从所适。行见汝阳潭,飞萝蒙水石。悬瓢木叶上,风吹何历历。幽人不耐烦,振衣步闲寂。回流清见底,金沙覆银砾。错落非一文,空胧几千尺。鱼鳞可怜紫...
-
游褒禅山记
...洞百馀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遊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遊者不能穷也,谓之後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
-
桂州新城记
...、仲山甫盖等矣,是宜有纪也。故其将吏相与谋而来取文,将刻之城隅,而以告后之人焉。至和二年九月丙辰,群牧判官、太常博士王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