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湖南李正字归
〔唐〕
长沙入楚深(1),洞庭(2)值(3)秋晚。
长沙在楚地的深部,洞庭湖这时正是深秋。
人随鸿雁少(1),江共蒹葭(2)远。
断鸿零雁随着归人的南行愈来愈少,江边的芦苇却长得茂密邈远。
历历(1)余所经,悠悠(2)子当返。
你所走的这条路,记得清清楚楚都是我经过的,路途已经很远了,你也该回来了。
孤游怀耿介(1),旅宿梦婉娩(2)。
你孤游远行省亲,为人正直,希望你路途平安,睡的香甜。
风土稍(1)殊音,鱼虾日异饭(2)。
随着南去的路远去,风土、方言方音、饭食也越来越不同了,吃的鱼虾越来越多。
亲交(1)俱在此,谁与同息偃(2)。
你的亲友都在河南,到长沙后同谁在一起生活呢。
小提示:韩愈《送湖南李正字归》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送湖南李正字归》是唐朝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李础所作,诗的前十句是作者替好友李础设想旅途经历之地,末两句对其寂寞的旅途生活表示同情和慰问。全诗格调轻松,用语淡远,感情真挚。
- 作品别称送李正字归湖南
- 作品出处韩愈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送湖南李正字归》这首诗约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这一年的秋天,韩愈的朋友李础要回湖南去,韩愈对这次分别十分惋惜,于是写下了这首诗。韩愈与李础的关系非同一般。韩愈在汴州(今开封市)董晋幕中任职时,李础的父亲李仁钧亦在汴州掌管盐铁,他们共过事;后来韩愈又与李础父子同在太傅府任职,由于韩愈与李础父子两代人都有过交往,因此韩愈与李础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
相关诗词
-
送李献可奉使湖南
客居蓬藋绕门深,两岁频闻车马音。子壮飞腾日无那,吾衰瘴疠久相侵。旧知文力雄青土,想有诗声动绿林。归傍玉皇香案立,莫忘江阁共登临。
-
送杨太常正夫归蜀省其尊翁少保留耕先生次太宰邃庵杨公韵·其一
咫尺天颜许暂违,臣忠子孝本同归。瑞虹亭旧开华宴,濯锦江清舞彩衣。喜信远凭双鹊报,乡心先逐白云飞。门迎笑语真堪画,老大全胜玉带围。
-
送水南李十四
金台城中花鸟春,月河寺边多归人。浊河一日东风起,万里咫尺旴江滨。
-
送子藩李勋部归南海
霞色金门曙,微风锦缆牵。楼船开大漠,滩濑倒长天。折柳沾宫雨,收帆捲塞烟。山平齐野出,河尽汉江连。作赋芜城暮,怀人桂水悬。荷衣裁夏渚,药裹洗春泉。树入津亭断,云从石窦穿。众人竞紫绶,斯道付朱弦。雅颂余甘后,薜萝尔独先。南溟千顷月,到日自应圆。
-
奉题周南仲正字所藏阎立本画苏李别
...初传五字诗,努力相期在明德。子卿海上毡为食,故人朅来重相觌。不觉看羊度岁年,却因射雁传消息。人间此是长别离,少卿在虏子卿归。归欤尚握汉臣节,留者永衣胡人衣。天长地阔半尺绢,满眼云愁风景变。一人仰叫头脱冠,一人横涕袖著面。阎君国相称画师,未必想像...
-
送湖南张仓解官还建昌九首·其四
湘俗湘人自戚休,亲民谁复念承流。公归若也嫌名迹,论奏何由达冕旒。
-
送乡人李元景归蜀
问君游梁今几岁,归去聊为羡于计。入门四壁妻子空,恍若游仙堕尘世。令兄文价如相如,世人但知千里驹。不知更有八百里,看取蹴蹋辞盐车。
-
送湖州李教授之官·其一
软红尘里换青衫,弹铗歌残策去骖。不用临岐重惆怅,落花迎棹过江南。
-
送湖南归粤
志士本激烈,况当离别情。直气不得发,逢秋吐商声。浮云蔽长空,驱马去孤城。广川无舆梁,一苇讵能横。将寻故山隐,自芟荒草耕。蠹书束高阁,龙剑日夜鸣。行路由正途,能使山岳平。端居息机心,卧闻蝼蚁争。知君重交结,临分吐平生。
-
送九龙徐正之归麻姑
步冲晴雪过前滩,鹤迹云踪孰可攀。也似来时无一物,却疑归去是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