鹑之奔奔
〔先秦〕
鹑(1)之奔奔,鹊(2)之彊彊。人之无良(3),我(4)以为兄。
鹌鹑尚且双双飞,喜鹊也是成双对。这人心地不善良,为何以他为兄长。
鹊(2)之彊彊,鹑(1)之奔奔。人之无良(3),我(4)以为君(5)。
喜鹊尚且成双对,鹌鹑也是双双飞。这人丝毫没良心,为何把他当国君。
小提示:诗经《鹑之奔奔》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国风·鄘风·鹑之奔奔》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古代学者一般认为此诗是谴责、讽刺卫国国君的诗,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写女子责怪男人的诗。全诗二章,每章四句。上下两章前两句完全一样,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造成一种回环与交错的效果。每章后两句,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避免了反复咏唱时容易引起的单调的感觉。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背景,古今学者多持讽刺诗之说,而对于诗歌的讽刺对象及诗的作者则有争论。历代学者多认为此诗为谴责、讽刺卫国国君而作,因宣姜与公子顽之相伴相随,有失美德,多为卫人讽刺,故有此诗。《毛诗序》谓此诗为“刺卫宣姜”之作,说“卫人以为宣姜鹑鹊之不若也”。《诗集传》基本赞同此说。魏源《诗序集义》《诗古微》、方玉润《诗经原始》、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黄节《诗旨纂辞》等认为诗中“兄”与“君”同指一人,均指卫宣公姬晋,作诗者当是卫宣公的庶弟左公子泄、右公子职。根据《史记·卫康叔世家》等书记载,卫宣公纳太子伋聘妻为妇,又听信谗言杀害了伋与伋的庶弟寿。今人金启华《国风今译》解释这首诗是“女子对坏男人的斥责”。樊树云《诗经全译注》在讽刺诗外另立新说,认为“这是一首对旧婚姻制度的控诉诗。一个女子看到鸟相追随、自由飞翔,联想到自己嫁给一个非出己愿的心地丑恶的丈夫,而作此诗。”藉诗意可以推测,此诗可能是一位被玩弄的女子遭受伪君子欺辱之后的愤恨之作;也可能是一位遭弃的妇人对其丈夫朝三暮四,甚至败坏天伦的行为的痛斥;或者是一位女子对其丧失道德的近亲兄长的唾骂;如若再生发一下,还有可能是一位妓女对自己所听信的一位善于游戏于花丛中的薄情男子的怨愤之作。
相关诗词
-
送赵推官持檄之兴国
...来,细考衡茅无此才。文章决科特馀事,幕府官业何壮哉。论事不愁开口屡,直道驰驱羞诡遇。尺伸如可寸枉施,宁脱青衫故园去。宗庙之宝森玙璠,诸公争欲出我门。极知胸中有定力,未肯叱驭随王尊。楚狂凉凉莫宜世,一笑相逢有初契。尊酒论文情益亲,但不同姓实兄弟...
-
德友惠竹栽甚富而又得佳篇既种复喜雨次韵谢之
嗜酒爱风竹,种竹涓日醉。小园窘边幅,杂芳纷位置。此君何可无,野卉辟之易。亩许得滋旷,千个栽不翅。故人虽借居,爱竹有幽致。肯割钟山青,分植容成地。移来天亦喜,凉生雨兼值。既免躬抱瓮,何惜亲阅...
-
次韵袁尚书同年巫山之什
...浙东岩壑地,闲觉壶中光景迟。井蛙敢从海若语,雁荡断谓天下奇。一从天柱想突兀,便觉屏嶂排参差。盍归乎来归未得,今吾非故吾何之。南官祝融常在望,北征太行长相随。几欲拓开令混一,虽愧力乏犹忘疲。故人将指镇巴蜀,大江扬舲张虹旗。经行先须实古锦,及境方...
-
百七丈寒食扁舟之盟遽寒姚黄恐成轻负辄赋二篇复以酴醾为约·其二
连夕惊雷非恶声,池塘閤閤几蛙鸣。春程尚有三之一,乐事那能四者并。养得苔钱都满砌,足为花地藉残英。闻闲不惜冲泥过,架上酴醾玉已成。
-
敔筑土室授童子读题曰蕉畦口占示之四首·其一
治畦当种竹,种蕉为近之。虚中同一致,密叶胜疏枝。
-
摸鱼儿·辛幼安伤春词悲凉动今古惜其蛾眉买赋之句未忘身世为次其韵以广之
总繇他、闲愁不管,才来又还催去。悠悠一派东流水,载得落花无数。人长住。却笑伊、来回奔走天涯路。凭阑无语。终不似黄莺,苦爱东风,百啭迎人絮。今古事,莫待怨谁相误。可但月来云妒。伤春未已伤秋赋,重倩吟螀寒诉。...
-
来者之日歌
来者之日还如昨,今我云胡而不乐。去者之日一如今,徘徊今昔伤忧心。东风吹柳鹅黄垂,千条映水摇修眉。一片轻飘坠秋水,叶叶零零飞不起。还丹空炼素银芽,老聃西度函关?。?...
-
吟巳犹不得曙再次前韵广之
...指易为瞋,老拳竞相饱。疗妒仓庚烹,咒鬼鸺留煼。唾星酿流光,占吉灼羊骹。渐老尝已熟,观物觉已稍。石女孕自生,铁牛蚊漫咬。因之参寥游,不畏苍天狡。
-
庶仙片纸见讯云年过七十未为非幸无容局促萦心既佩良规因之自广
素云方西飞,归鸟仍南征。迁流无止势,蠕动况有情。天宇敞寥廓,虚牖延孤清。竹素涵前古,静对终吾生。故交惠尺书,整襟拜投琼。奖以息吹万,因之返素精。寓形良有涯,勿为化所惊。
-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其七十三
六息何心化北鱼,三蹄无技弄黔驴。麻皴淡写悬流瀑,之绕涎收篆壁蝓。渡海已烹丁令鹤,当筵且吃晋公猪。分明四十年来事,银蒜丝丝玉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