戕竹记
〔宋〕
洛最多竹,樊圃(2)棋错(3)。包箨(4)榯笋(5)之赢,岁尚十数万缗(6),坐安侯利,宁肯为渭川(7)下。然其治水庸(8),任土物,简历(9)芟(10)养,率须谨严。家必有小斋闲馆在亏蔽(11)间,宾欲赏,辄腰舆(12)以入,不问辟疆(13),恬无怪让也。以是名其俗,为好事。
洛阳最多的是竹子,竹园星罗棋布。光是竹笋、竹竿的盈利,每年就不下十余万缗钱,等于坐得千户侯的利禄,其收入不在富庶的渭川流域之下。但是,竹园里打堰灌水,养土施肥,育苗选材,修剪培养等工作,都必须严谨细致,认真从事。在竹林深处的空地上,家家有精巧雅致的亭舍,客人要想游赏,都可以坐小轿,径直而人,不必事先征得主人的同意,主人亦不在意,对此不会感到奇怪和发出责难。因此,洛阳种竹赏竹的风俗也出名了,都把它当作一件好事。
壬申(1)之秋,人吏率持镰斧,亡(2)公私谁何,且戕且桴(3),不竭不止。守都(4)出令:有敢隐一毫为私,不与公上急病,服王官(5)为慢(6),齿王民(7)为悖(8)。如是累日,地榛(9)园秃,下亡(2)有啬色少见于颜间者,由是知其民之急上。
壬申年秋天,官府纷纷率人拿着镰刀斧头,不论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竹林的主人是谁,一律砍伐,不伐尽不止。西京留守发出严令:敢隐瞒丝毫的即为私藏,将按照不服从官家急需治罪,当官的被看作是对朝廷的怠惰不敬,当百姓的则被看作是叛逆不道。这样一来,数日以后,土地荒芜了,竹园光秃了。老百姓的脸上却看不到一点吝惜的神情,由此可知,洛阳的百姓是急供朝廷所需的。
噫!古者伐山林,纳材苇,惟是地物之美,必登王府,以经于用。不供谓之畔废(1),不时谓之暴殄(2)。今土宇广斥(3),赋入委叠(4);上益笃俭,非有广居盛囿之侈(5)。县官(6)材用,顾不衍溢朽蠹,而一有非常,敛取无艺(7)。意者(8)营饰(9)像庙过差(10)乎!
唉,古时砍伐山木,交纳木材芦苇,只是把地产的好东西,送到官府,以准备充当一定的用途。不供给就叫做叛逆犯上,不按时令砍伐征收,就叫做随意糟蹋。现在大宋王朝疆域广大,赋税收入积聚众多;皇上更是一心一意地节俭,并没有大兴宫室、盛设园圃的奢侈之心。官府中积累的材料物资,无不是余裕漫溢,甚至于都被蠹蚀腐朽了。可是,一遇到意外之事,却又没有限度的搜敛刮取,也许是塑像修庙超过了限度吧!
《书》不云:“不作无益害有益(1)。”
古书上不是说过:“不要做无益的事来损害有益的事吗?”
又曰:“君子节用而爱人(1)。”
还说过:“君子应当节约用度,爱惜人民。”
天子有司所当朝夕谋虑,守官与道(1),不可以忽也。推类而广之,则竹事犹末。
皇上和各部门的官吏们应当每天早晚都要考虑到这些,坚守职责的道义,千万不可忽视。以此类推而扩展开来,伐竹则如同是一桩小事了。
小提示:欧阳修《戕竹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戕竹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篇古文。文章写的是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发生在洛阳的戕害竹林之事,表达了作者对这次事件严正的谴责和批评之意。全文采用了前叙后议的方式,前两段铺叙,后一段议论,叙述笔力简明清晰,议论笔锋犀利,言辞柔中有刚,谏中有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 作品出处欧阳文忠公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戕竹记》作于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当时欧阳修在洛阳任西京留守推官。当年八月,开封内廷火灾,烧毁了崇德、长春、滋福等八殿。宰相吕夷简负责修葺工作,下令全国各地进贡建筑材料,洛阳的竹林遂为之洗劫一空。欧阳修对这种不问实际需要而横征暴敛的做法十分不满,于是写了这篇文章。
相关诗词
-
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一
竹根殊胜竹皮冠,欲着先须短发干。要使山林人共见,不持方帽御风寒。
-
竹里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
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
-
桃花源记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
-
邛竹杖帖
去夏得足下致邛竹杖,皆至。此士人多有尊老者,皆即分布,令知下远惠之至。
-
邛竹杖赋
沈冥子游巴山之岑,取竹于北阴。便娟高节,寂历无心,霜风色古,露染班深。每与龙钟之族,幽翳沈沈。文不自殊,质而见赏,蕴诸鸣凤之律,制以成龙之杖。...
-
咏竹
竹,竹。濒江,绕屋。声泠泠,影矗矗。霜雪难侵,尘埃莫渎。梢云齐老松,带日映寒菊。箨置顶上高冠,叶成樽中美禄。行看威凤饱相从,不但子猷情最熟。
-
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
桃竹书筒绮绣文,良工巧妙称绝群。灵心圆映三江月,彩质叠成五色云。中藏宝诀峨眉去,千里提携长忆君。
-
严郑公宅同咏竹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
桃竹杖引赠章留后
江心蟠石生桃竹,苍波喷浸尺度足。斩根削皮如紫玉,江妃水仙惜不得。梓潼使君开一束,满堂宾客皆叹息。怜我老病赠两茎,出入爪甲铿有声。老夫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