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答元珍
〔宋〕
春风疑不到天涯(1),二月山城(2)未见花。
我真怀疑春风吹不到这边远的山城,已是二月,居然还见不到一朵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有的是未融尽的积雪压弯了树枝,枝上还挂着去年的橘子;寒冷的天气,春雷震动,似乎在催促着竹笋赶快抽芽。
夜闻归雁(1)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2)。
夜间难以入睡,阵阵北归的雁鸣惹起我无穷的乡思;病久了又逢新春,眼前所有景色,都触动我思绪如麻。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1)。
我曾在洛阳见够了千姿百态的牡丹花,这里的野花开得虽晚,又有什么可以感伤,可以嗟讶?
小提示:欧阳修《戏答元珍》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戏答元珍》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谪后所作,表现出谪居山乡的寂寞心情和自解宽慰之意。欧阳修对政治上遭受的打击心潮难平,故在诗中流露出迷惘寂寞的情怀,但他并未因此而丧失自信、而失望,而是更多地表现了被贬的抗争精神,对前途仍充满信心。
此诗首联写山城荒僻冷落;颔联承前细写山城荒凉之景,写出残雪累累、寒雷殷殷中蕴孕的生机一片。后两联抒情。颈联写作者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子之悲;尾联写自己早年作客洛阳,稔熟洛阳牡丹,今日山城野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意,表现出善处逆境的思想性格。
- 作品出处欧阳修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1037年
创作背景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五月,欧阳修降职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次年,朋友丁宝臣(元珍)写了一首题为《花时久雨》的诗给他,欧阳修便写了《戏答元珍》这首诗作答。
相关诗词
-
谨常以墨戏见遗作此答之
吾人著作翰墨场,得此三昧惟阿常。平生韵语真戏剧,化作轮囷抱孤石。胸中块磊安用浇,端要吐出惊儿曹。畴能与渠办兹事,唤取从来管城子。
-
送陈元珍赴沙县二尹陈曾预史局书写三首·其二
章程自是子谙知,民社如今亦有之。莫谓哦松堪了职,好将勤慎答明时。
-
次韵戏答留题东山者
诗翁扶醉上危巅,得意留题拂短垣。嗔喜未忘春梦后,是非犹记劫灰前。弓刀几处排坚阵,风月何人共小轩。失脚黄尘应有恨,元龙终不羡求田。
-
和酬舒元珍
日对黄峰心自清,瑶琴能泻涧泉声。不誇绛阙仙曹贵,却忆云山樵叟名。琥珀琼脂崖上出,珊瑚玉树海中生。元舆已羡才华异,好骋雄辞赋两京。
-
长夏幽居戏效元人体得二律
长夏幽居兴正赊,石泉新汲自烹茶。戏编小令书蕉叶,乍换轻衫袭藕花。千里书来镫欲语,半山风堕竹先斜。清凉如此何愁暑,吟到松阴健有加。动摇风影爱帘波,石磴花阶露气多。几叠云罗蒙澹月,一丸星火度明河。饱听竹籁兼泉籁,遥答樵歌与棹歌。莫信天边牛女事,披衣争...
-
颖士用拙邀结社作诗奉答
古人重藏修,结社事已末。诗从性情出,岂于此中得。苏侯泮宫俊,英声久烜赫。闻与元珍子,两雄动相扼。昨枉尺素书,约我为社客。我不如元珍,怜渠卧消渴。难为数相就,尘务互偪侧。倡酬岂不美,所愧才力啬。飞札谢诸君,斯言毋厚责。
-
纯甫以予去岁九日赴东阳今年复趋府作菊花问答见遗因以戏答·其二
篱菊答,自古人生有离合。不得渊明泛玉觞,还有子真携酒榼。
-
代梅所戏答正仲用韵赠管城子二绝·其二
离离漠漠总牢愁,仰面书空一幅秋。比似羲皇元未画,何须小楷作蝇头。
-
答元珍见赠
汴柳毵毵绿蔽河,春城旅舍数相过。一闻高论烦襟豁,更捧新诗雅贶多。清鉴欲回荆玉价,芜音难断郢人歌。儒林志业期千古,旧事惭君话决科。
-
赠崔元儒
殷勤夏口阮元瑜,二十年前旧饮徒。最爱轻欺杏园客,也曾辜负酒家胡。些些风景闲犹在,事事颠狂老渐无。今日头盘三两掷,翠娥潜笑白髭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