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黄河即事
〔元〕
晨发大河(1)上,曙色(2)满船头。
早晨从黄河上出发,曙光照满了船头。
依依(1)树林出(2),惨惨(3)烟雾收(4)。
茂密的树林出现,黑沉沉的烟雾渐收。
村墟(1)杂鸡犬,门巷出羊牛。
荒村里传来鸡犬声,门巷内走出羊和牛。
炊烟(1)绕(2)茅屋,秋稻上陇丘(3)。
炊烟在茅屋上空缭绕,收割的秋稻放在垅丘。
尝新(1)未及试,官租急征求。
尝新来不及试一试,官吏们急着把租赋索求。
两河(1)水平堤(2),夜有盗贼忧。
两河的水面已同堤岸相平,夜来盗贼侵扰使人担忧。
长安里中儿(1),生长不识愁。
京城中豪门的公子哥儿,生来就不知什么叫忧愁。
朝驰五花马(1),暮脱千金裘(2)。
清晨扬鞭驰骋五花马,傍晚回家脱下千金裘。
斗鸡(1)五坊市(2),酣歌最高楼。
斗鸡走狗在五坊市,欢歌醉饮到高楼。
绣被夜中酒(1),玉人(2)坐更愁(3)。
畅饮美酒拥被夜卧,三更半夜还有美人陪伴应酬。
岂知农家子,力穑望有秋(1)。
哪里知道农家的子弟,努力耕种盼望好的秋收。
裋褐(1)常不完,粝食(2)常不周。
粗布衣裤遮不住身体,糠秕野菜也经常不够。
丑妇(1)有子女,鸣机(2)事耕畴(3)。
农妇们有了子女,上机织布或耕种田头。
上以充国税,下以祀松楸(1)。
上要交纳国家租税,下要祭祀祖先的墓丘。
去年筑河防,驱夫如驱囚。
去年修筑河防,驱使民夫像驱赶罪囚。
人家废耕织,嗷嗷(1)齐东州(2)。
家家都荒废了耕田织布,嗷嗷待哺的声音遍布齐东州。
饥饿半欲死,驱之长河流。
老百姓饥饿得半死,还要把他们赶往长河流。
河源天上来,趋下性所由(1)。
黄河水像天上来,从高往低是它的本性所由。
古人有善备,鄙夫无良谋(1)。
古人都有妥善的准备,今天鄙夫们却没有良谋。
我歌两河曲,庶达公与侯(1)。
我歌唱一支两河曲,希望传达给朝中的公卿与王侯。
凄风振枯槁,短发凉飕飕。
凄凉的风振动枯枝败叶,稀疏的短发感觉凉飕飕。
小提示:萨都剌《早发黄河即事》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早发黄河即事》是元代诗人萨都剌于至正十年(1350)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写途经黄河时的所见所感,揭示了当时黄河两岸百姓的悲惨处境,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诗人概述了官租、水灾、盗贼给百姓带来的三种忧患;谴责了富家子弟的骄奢淫逸,而对百姓的苦难生活寄予极大的同情;最后八句批评当前治理黄河的政策,希望当政者能听取自己的意见。全诗感情真挚,态度鲜明,感染力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 作品出处雁门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元代
创作背景
至正九年(1349年),诗人任江南诸道行御史台侍御史,因弹劾权贵被贬官,从南京回大都。次年去淮西江北道廉访司任经历。七十九岁的诗人,由大都往安徽庐州赴任,沿途亲眼目睹黄河、淮河两岸农村的破败景象,老百姓遭受天灾人祸,在死亡线上挣扎。诗人有所感触,于是写下《早发黄河即事》这首诗。
相关诗词
-
黄扶升陶昭美苏式容何玉琪过访次韵奉答
不厌拖鞋礼数疏,江干长得接高车。经多乱世应探道,阅尽时人莫读书。白发可堪频过雁,黄尘何事苦乘驴。山中无限清凉地,岂独田田几叶蕖。
-
早发黄州驿赠江上老父
解缆发清晓,乘清越前津。鸟鸣新树绿,雨映空江春。遥趋清浔山,回瞻苍梧云。沈忧郁中怀,浩思集芳辰。仰视茫茫天,俯念悠悠身。坐感时序迈,愁看卉物新。遗老村巷古,遐荒风俗淳。日出原野暄,四邻耒耜陈。但愿岁事丰,焉知帝力勤。黄尘染素发,愧尔山中人。
-
江村早秋露坐即事·其二
林梢纤月白,江上晚风清。禾黍千家聚,梧桐一叶惊。银河垂绿野,瑶露泻金茎。宋玉虽能赋,都无少日情。
-
寄方子践子发
...泫露栖乔林。抚景慨往古,端操思继今。折兰间幽佩,解缨濯清浔。石林窅葱茜,佳柏郁萧森。遗世岂予敢,匡时非我任。览已谢高轨,即事念所钦。缠绵阻道里,缅邈眺冈岑。委怀伫芳讯,贻好在规箴。
-
即事
苍头小奚得马刍,黄吻稚儿看鱼罛。白发老人教农书,客来手把河洛书,话到混沌开天初。
-
黄龙清和尚真赞
黄河彻底冻,白发通心白。虽有顾陆手,百巧画不得。
-
饮城南即事
...醉饱人,还家骄色羞妇女。顾侯邀客出城南,晓踏天街已尘土。春风游丝人到狂,何况客醉日当午。著作文章名誉早,不愧汉庭御史祖。元城茂宰民父母,境不飞蝗河渡虎。何侯家世看丰碑,墨摹万卷心奇古。颍阴从事江左贤,八咏楼高风月苦。刘郎曾眠武陵源,好在桃花迷处...
-
题文潞公黄河议后
澶渊不作渡河梁,由是中原府库疮。白首丹心一元老,归来高枕梦河隍。
-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九
张子耽酒语蹇吃,闻道颍州又陈州。形模弥勒一布袋,文字江河万古流。
-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六
死者已死黄雾中,三事不数两苏公。岂谓高才难驾御,空归万里白头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