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传
〔宋〕
孟德(1)者,神勇(2)之退卒(3)也。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4)。嘉祐(6)中戍秦中,秦中多名山,德出(5)其妻,以其子与人,而逃至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自念(7):“吾禁军也,今至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复恤(8)矣。”
孟德曾经是禁军神勇营的逃兵。他小的时候很喜欢山林,就入了军营,“好山林”的愿望没有实现。在宋仁宗嘉祐年间,他守卫秦中,陕西关中这个地方有很多名山。孟德休掉妻子,把他的儿子送人了,他逃奔到华山脚下,用身上的衣服交换到了十个饼和一把刀,就这样进山了。他心里想:“我是属于禁军的,现在跑到了这里,万一被拿着还是要被处死的,要不就被活活饿死,万一遇到虎狼毒蛇还是要死。对这三种死,我没有什么顾虑。”
惟山之深者往焉,食其饼既(2)尽,取草根木实食之。一日十病十愈,吐利(1)胀懑无所不至。既(2)数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饥。然遇猛兽者数矣,亦辄(3)不死。
只管向山上走吧,他把饼吃完了以后,就靠野草和野果充饥。一天生病十次又好了,呕吐、下痢、腹胀、胸闷,没有不遇上的。这样过了几个月,他吃这些东西就像吃五谷一样安全,因此进山两年没有被饿死,遇上很多次猛兽也幸免于难。
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1)。须臾,奋跃如将搏焉,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逡巡弭耳(2)而去。试之前后如一。”
孟德说:“只要是猛兽,都能认出人的气息。离人还有百步,就伏在地上号叫,声音响彻山谷。我不害怕死所以才没死。过一会,它就跳过来想跟我搏斗,离我只差十几步,又不向前蹲坐在那里,犹豫不定,终于驯服地走了。我所遇到的猛兽都是这样的。”
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知商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
后来孟德到达商州,他却不知道,被哨兵抓住,他认为肯定必死无疑了。商州知府宋孝孙对他说:“我不认为你是坏人,而像是有道的人。”
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1)置之秦州。张公安道适(2)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孟德就把事情的经过全部对他说了,宋孝孙就把他看作是自首,并将其安置在秦州。张安道恰巧在秦州做知府,孟德谎称有病,得以成为百姓。至今仍在各山中往来,没看出有什么特别的本事。
夫孟德可谓有道者也。世之君子皆有所顾(1),故有所慕,有所畏。慕与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见于面颜,人望而知之。故弱者见侮,强者见笑,未有特立于世(2)者也。今孟德其中无所顾(1),其浩然之气(3)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孟德真可谓一个有道之人啊。世上的君子都有自己的喜好,所以对有的事会仰慕,对有的事会畏惧;仰慕畏惧在内心纠缠,虽没有在行动中有所表现,但脸上还会露出情绪的,旁人一看就知道了。所以弱者遭到侮辱,强者遭受讥笑,没有一个人能做到超凡脱俗、独立于世。如今孟德没有挂念,盛大刚直之气外露于表,他自己没有觉察,但众人却看见了。把这个道理推而广之,即使遇上天地并列也是可以的,猛兽又有什么呢?
小提示:苏辙《孟德传》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孟德传》是北宋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一篇传记文,共不超过五百余字,却写出了孟德这个小人物的一生。通篇围绕着“奇”字而铺开,描绘出孟德一生的奇性、奇行和奇遇。全文用言简意赅的严谨叙述,将孟德一生描绘的真实而传神,寓教于事,授人以深刻的哲理。
- 作品出处栾城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孟德传》是一篇传记文,是专为写真人真事的,是为记录孟德一生的奇性、奇行和奇遇而写。此文作于何时不详,文中提到张安道知秦州,苏辙与张安道关系密切,并曾为其幕僚,则此事苏辙当得之于张安道。此文后收录于《栾城集》,是其中仅存三篇人物传记之一。
相关诗词
-
题增城进士单有明清白传家卷
清如增江水,白如白石山。羡尔清白人,栖迟山水门。至清不可淆,至白不可淫。传子复传孙,一心如一辙。山同今古色,水同今古流。载阅清白卷,山水两悠悠。
-
德昌总管雪后见过而余适往德清别业归来承惠诗走笔奉和
年过五十已无闻,老子犹容醉吐茵。短棹冲寒投别墅,朱轓行雪布阳春。诗成自可追群玉,笔冻真成秃万㕙。且喜丰年多美酒,传杯慎勿厌□巡。
-
赠张德玉
张君说易万人誇,幽赞神明断不差。动静六爻虽有象,吉凶万变本无涯。河图妙在纵横用,皇极曾传一倍加。自笑已无疑可卜,有疑来问尔西家。
-
秋夜同杨慕垣贡二山小集醉后闻二山诵曹孟德短歌声甚悲壮漫赋
雨馀官署动新凉,纵饮高呼自酒狂。忽忆昔年歌转啸,相怜此夜慨当慷。愁听魏武乌三匝,惊见燕京雁几行。尽醉不须悲去日,乾坤万古总苍茫。
-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下相公中书相公
五更钟漏歇,千门扃钥开。紫宸残月下,黄道晓光来。辨色趋中禁,分班列上台。祥烟初缭绕,威凤正裴回。斧藻归全德,轮辕适众材。化成风偃草,道合鼎调梅。渥命随三接,皇恩畅九垓。嘉言造膝去,喜气沃心回。东阁延多士,南山赋有台。阳春那敢和,空此咏康哉。
-
李氏种德斋诗
一年之计种谷,十年之计种木。百年种德知何事,插架鳞鳞书满屋。世人责报嗟何速,我自无心徼后福。日中为市百贾闹,竞逐锥刀蛾赴烛。鬻书之利虽云薄,要令举世沾膏馥。为贤为智皆由此,耕也未必能干禄。他年种德看成功,远在子孙应可卜。
-
送柳汤佐怀孟总管
河山王屋翠岧峣,玉辇曾临号乐郊。老子分符称太守,诸儿骑竹候前茅。春苗秋实供厨传,紫笋朱樱入贡包。手种成阴千树柳,政成应有凤来巢。
-
题赵敬父侍御祖德诗
弃子抱兄子,古来闻邓攸。贤哉赵氏母,盛德迈前脩。阴骘理须复,高门庆自流。诜诜庭下玉,簪笏尽公侯。
-
送德温同舍赴帘试
...不惭齐客售鼓瑟,颇为荆人悲献玉。一诗今日送君行,万里秋风看鸿鹄。功名前路知不免,鸡黍后期良未卜。锦标无用咤龙头,帛书且当传雁足。
-
顺宗至德大安孝皇帝挽歌三首·其二
孝理本忧勤,玄功在啬神。睿图传上嗣,寿酒比家人。仙驭三清远,行宫万象新。小臣司吉从,还扈属车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