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舍弟宗一
〔唐〕
零落(1)残魂倍黯然(2),双(3)垂别泪越江(4)边。
生离死别人间事,残魂孤影倍伤神;柳江河畔双垂泪,兄弟涕泣依依情。
一身去国(1)六千里(2),万死(3)投荒(4)十二年。
奸党弄权离京都,六千里外暂栖身;投荒百越十二载,面容憔悴穷余生。
桂岭(1)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桂岭瘴气山林起,乌云低垂百疫行;欣闻洞庭春色好,水天浩淼伴前程。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聚会惟赖南柯梦,相思愿眠不醒枕;神游依稀荆门现,云烟缭绕恍若真。
小提示:柳宗元《别舍弟宗一》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别舍弟宗一》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此诗是作者送别堂弟柳宗一而作,为伤别并自伤之作,既表现了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同时还抒发了作者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窜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首联写在送兄弟到越江边时,双双落泪,依依不舍;颔联叙写自己的政治遭遇,表现心中的不平和愤慨;颈联写景,用比兴手法把兄弟彼此的境遇加以渲染和对照;尾联表明自己处境不好,兄弟又远在他方,只能寄以出现荆门烟树的相思梦。全诗苍茫劲健,雄浑阔远,感慨深沉,感情浓烈,对仗工整,写景抒情融合无间,深得后世诗评家称赏。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816年
创作背景
《别舍弟宗一》此诗作于元和十一年(816)春夏之交。韩醇《诂训柳集》卷四十二:“‘万死投荒十二年’,自永贞元年(805)乙酉至元和十一年(816)丙申也。诗是年春作。”柳宗元再贬柳州时,他的从弟柳宗直和柳宗一也随同前往。宗直到柳州后不久就因病去世,年仅二十三岁,柳宗元伤悼不已,为其撰《志从父弟宗直殡》。亲人中,除了从弟宗直,老母卢氏、爱妻杨氏、娇女和娘等都相继弃世。柳宗一住了一段时间,约半年以后又要离开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十余年来充满坎坷和不平,历尽艰辛和磨难,惊魂零落。亲人离散,同来的两从弟一死一别,让他不禁甚感凄然,于是写了这首诗为柳宗一送别。
相关诗词
-
留别子培舍弟七首·其六
青云纷四极,不翳明月光。高台一以眺,远思从苍茫。鸿鹄在中泽,岂为谋稻梁。神哉蛟龙志,尺渎宁终藏。丈夫志四海,廖廓相翱翔。朝游过昆仑,夕游略扶桑。无学儿女仁,白首恋故乡。
-
留别子培舍弟七首·其三
百忧何殷殷,坐令盈怀抱。况乃岁云暮,霜雪被长道。远望何萧条,惊风摧百草。当此别离情,沉思令人老。岁月不相待,所钦在兰藻。云霄有遐路,致身胡不早。垂堂古所戒,畏途慎自保。
-
留别子培舍弟七首·其四
自保良不易,致身谅独难。豺虎在人群,平居有波澜。踯躅纷四顾,终岁鲜燕欢。君子慎厥趋,取舍从所安。艾萧满中路,沙江多芳兰。不见采兰者,万古起长叹。
-
既别子与忆之
华阳十日醉不醒,华阳一别天冥冥。眼底烟云失万象,向来风雨迷千灵。扪萝到处坐石壁,走马忽然开翠屏。江国美人去已远,谁与玩此芳草青。
-
顾一丈夜集
江上草堂开夕阳,寒波十里即沧浪。西湖客到扁舟雨,故国鸿归昨夜霜。一别鬓残胡马后,两秋书隔楚云长。相逢斗酒且沉醉,莫向城头孤月光。
-
客舍新迁有赋
如何一别淮南桂,竟日淹留冀北花。九塞烽烟仍抱病,三年京洛屡移家。人间岁事催黄鸟,江上春衣阻赤霞。骨肉音书常不断,白云依旧是天涯。
-
况吉夫席上留别高伯宗吴峻伯汪正叔李伯承张子畏诸君得西字
相逢春草忽萋萋,何限离情落大堤。楚客朝来歌白雪,胡奴星下问青骊。一尊明月愁环佩,孤棹晴云入鼓鼙。纵有武夷秋可寄,天风不到蓟门西。
-
夏日高户部循卿招饮大通桥,同黄太常思立、张国博叔闇、项参知庭坚及舍弟中郎
...皆林塘,孤亭临水际。连辔四五人,一揖易巾屣。主人陈尊罍,花下趋人吏。两行檀压酒,百巡车行胾。长艘潞河来,人衣沾草翠。潭影见轩窗,游鱼呷亭宇。散坐捐烦苛,纵...
-
送别谢在杭司理东昌·其一
一笑平原去,高才聊寄栖。闲谈皆有韵,得句半无题。近海观云黑,登楼看岳低。应怜征税苦,宽大救三齐。
-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其一
日日青门里,棕鞋任所之。焚香薰定性,画影锻新诗。世事抛唇角,禅功验鬓丝。深凭法忍力,一破有情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