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先秦〕
舜发(1)于畎亩(2)之中,傅说举(3)于版筑(4)之间,胶鬲(5)举于鱼盐(6)之中,管夷吾(7)举于士(8),孙叔敖(9)举于海(10),百里奚(11)举于市(12)。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故(1)天将降大任(2)于是(3)人也(4),必(5)先苦(6)其心志(7),劳(8)其筋骨,饿(9)其体肤(10),空乏(11)其身,行拂乱(12)其所为(13),所以动(14)心忍(15)性,曾(16)益其所不能(17)。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恒过(1),然后能改;困于心(2),衡于虑(3),而后作(4);征于色(5),发于声(6),而后喻(7)。入则(8)无法家拂士(9),出则(10)无敌国外患(11)者,国恒亡(12)。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然后知生于忧患(1),而死于安乐(2)也。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小提示: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 作品别称舜发于畎亩之中
- 作品出处孟子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战国
创作背景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相关诗词
-
童子良和徐晓山春暮行乐
落花香径红堆积,莺老慵歌蝶懒拍。平生爱花复爱春,为见春归痛怜惜。杖藜?却十日游,春风满袖云生屐。功名于我果何有,弃置有如机断织。但喜杯中面发红,宁愁镜里头添白。空嗟口读书万卷,却笑身不满七尺。长安富贵轻薄儿,甘心老死黄尘陌。大开冷眼看青山,旋拾枯枝煮白石。有手不掣东海鲸,何心更钓西江鲫。麻衣草履万念空,深悟黄金与瓦砾。因君语我徐晓山,我亦闻名未曾识。人生岂在见颜色,但从意气中相觅。
-
己酉六月阻水于宜春道间枫树
去国二千里,离家五十程。炎歊无计避,忧患以身更。误矣骖鸾句,伤哉舐犊情。何时拂衣去,藜藿保馀生。
-
偶题·其一
人生忧患始于名,旦喜无闻过此生。却得少年耽酒力,读书学剑两无成。
-
清江何汉英再见于空同读欧阳先生诗感慨为赋
采芝云满山,采檗瀑垂涧。当年有清徽,为寄南来雁。雁去人已逝,岁月剨云晏。流水失声音,西河老忧患。往日志士悲,穷途行子惯。君为梁宋游,我复江汉宦。十年耿相逢,千里欠一盼。玄机寄糟粕,美疢堕刍豢。赠子归东方,聊荐吴兴苋。
-
上巳日与诸公饮酒
斯人寄一世,生与忧患并。惟兹杯酒间,庶以得其情。良晨况时至,草木欣向荣。惠风扇郊原,百鸟亦和鸣。肴核无馀品,斟酌恣纵横。陶然与天游,况复物我形。昔称王子乔,服药以长生。于今定何许,但有三山名。织女无成匹,牵牛不服耕。君当恕我醉,此言其可听。
-
赠马明生诗二首·其一
...楼郁嵯峨。虚中有真人,来往河纷葩。炼形保自然,俯仰食太和。朝朝九天王,夕馆还西华。流精可飞腾,吐纳养青芽。至药非金石,风生自然歌。上下凌景霄,羽衣何婆娑。五岳非妾室,玄都是我家。下看荣竞子,笃似蛙与蟆。顾盼尘浊中,...
-
挽吴恭亨妾李氏联
从夫子于谣诼横生、忧患纷集之秋,那料小星遽中陨;闻孺人有无穷期望、特别经营未竟,畴将恨海与填平。
-
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鲜不嗜酒以其类也虽以此致失者不少而清坐不饮醒眼看醉人亦未必尽得盖可考矣予好饮而尝患不给二顷种秫之念往来于
美禄无过酒,星泉奠两仪。端由皆作圣,意趣少人知。肇命惟元祀,迎春祝寿祺。功深资药石,力厚起疲羸。若羡千钟美,休嫌九酝迟。忘情惟大禹,无量乃宣尼。抔饮觞初滥,留连祸始基。先王防以礼,后世利其资。默识人情异,参稽俗习移。放怀无事矣,问口纵言之。惑溺终长夜,奢残竟作池。包茅齐服楚,奏鼓胤征羲。大泽斩蛇后,当炉折券时。彭城正高会,睢水已填尸。谪去忧占鵩,归来喜受釐。瓶盆感田父,餔啜念湘累。壑谷中宵问,糟丘一篑亏。怒排樊哙盾,吐卧允之颐。击帻笼钱凤,争权杀魏其。脱靴惭力士,飞燕忤杨妃。司隶要殊切,虞人猎已驰。魏文敦信...
-
挽吴恭亨妾李氏联
出夫子于忧患疾病,九死之中,我铭随侍清娱,敢言贞石千秋笔;闻佛家谓生灭去来,万缘无尽,人悼降形天女,竟作昙花一现身。
-
读白乐天览镜喜老诗欣然有作
...存仅半耳。更观同游辈,不必远为指。即以今年论,两作故人诔。春日亦吾亡,夏月虞卿死。年皆少于我,忽焉成新鬼。彼独胡为然,我又何所恃。略无灾害侵,岁岁筹增纪。所以白乐天,恬然安杖履。无恋亦无厌,知足乃知止。览镜自喜老,胸襟此何似。一编《长庆集》,吟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