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江词六首·其三
〔唐〕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1)水东连(2)扬子津。
横江上西望长安,归路为大江所阻挡,向东而望,汉水东连着扬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1)人。
白浪如山哪里可渡,江上的狂风使船夫失色。
小提示:李白《横江词六首·其三》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横江词六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第三首诗,“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两句说长江天堑阻隔了李白北上的路途,只能在站在横江向西望了,长江由东西走向变为南北走向,所以用西望,而不是北望。西秦,指唐朝长安所在的地方,李白念念不忘报君恩。汉水,即长江水,东流到扬子津,古地名,实际上是扬子江畔的渡口。长江到江苏地界,俗称扬子江。李白想由此北上,但“白浪如山那可渡”,正赶上那天狂风大浪,白浪如山,根本无法渡船过江。古代人过江可没有现在方便,无论坐火车或汽车,从长江大桥几分钟就可以完全过江,古代长江上没有一座桥,过江主要是船,那时的船一般都是木头做的,根本架不住淘天的白浪,可以说一不小心就可能船翻人亡。所以在风大的日子,船一般是不过江的。“狂风愁杀峭帆人。”从这句来看,当时的船不仅有橹,还有帆,开船的也不只一个人,至少有两个人。一个摇橹,一个挂帆。从诗句来看,狂风让人愁不是李白,而是开船的人,因为不能开船渡人,他们的生活费也没有着落了,那一家人大小日子也没法过。这里实写开船人愁,而真正愁的是李白。他要北上,究竟为何事,六首词都没有交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李白不想久居江南,远离唐朝政治中心——长安。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753年
相关诗词
-
古意六首·其三
宝龟尺二寸,由来宅深水。浮游五湖内,宛转三江里。何不深复深,轻然至溱洧。溱洧源流狭,春秋不濡轨。渔人递往还,网罟相萦藟。一朝失运会,刳肠血流死。丰骨输庙堂,鲜腴藉笾簋。弃置谁怨尤,自我招此否。馀灵寄明卜,复来钦所履。
-
梦江南六首·其三
相别久,空与梦儿新。已恨花房双燕燕,还憎竹簟一人人。有泪湿红巾。
-
蔡香祖大令廷兰寄示海南杂著读竟率题六首·其三
椎结争迎互笔谈,南交风土已深谙。回看渤澥来时路,曾历征程八十三。
-
望江南六首·其三
清明忆,风景最湖塘。新水暖香浮笋市,乱山晴翠落鱼床。斜日酒旗黄。
-
望江南六首·其六
清明忆,来往鉴湖中。笠影轻衫红杏雨,茶烟小艇绿蘋风。回首恁匆匆。
-
离台诗六首·其三
捲土重来未可知,江山亦要伟人持。成名竖子知多少,海上谁来建义旗?
-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其三
沧海横流泽有鸡,微生偶出一当熊。千艘梭织怒涛上,万幕笳吹明月中。屠罢长鲸波尚赤,战归骄马汗犹红。谁知春晚周郎老,更与东皇乞好风。
-
化城寺六首·其三
云端鼓角落星斗,松顶袈裟散雨花。一百六峰开碧汉,八十四梯踏紫霞。山空仙骨葬金椁,春暖石芝抽玉芽。独挥谈麈拂烟雾,一笑天地真无涯。
-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其三
...。馀食苟相矜,赘行难自黜。惟圣法天,天与道匹。孔德之容,既安且密。有物混成,其中窈谧。四大群游,众甫胥昵。行绝马车,止非宫室。开无关键,解无绳繂。知三守三,去三抱一。吾不知其名,自然之道毕。奈何叔季人,强为蜮中虱。始执躁轻心,究归奢泰术。神器走虚空,...
-
客怀六首·其三
水耨方閒即火耕,土风遥识楚江程。汀花冉冉凫鹥色,岸柳阴阴布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