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唐〕
五岳祭秩(3)皆(4)三公(5),四方环镇嵩当中(6)。
祭五岳典礼如同祭祀三公,五岳中四山环绕嵩山居中。
火维(1)地荒足妖怪,天假(2)神柄(3)专其雄。
衡山地处荒远多妖魔鬼怪,上天授权南岳神赫赫称雄。
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1)?
半山腰喷泄云雾迷迷茫茫,虽然有绝顶谁能登上顶峰。
我来正逢秋雨节(1),阴气晦昧(2)无清(3)风。
我来这里正逢秋雨绵绵时,天气阴暗没有半点儿清风。
潜心默祷若有应(1),岂非正直能感通!
心里默默祈祷仿佛有应验,岂非为人正直能感应灵通?
须臾静扫(1)众峰(2)出,仰见突兀(3)撑青(4)空。
片刻云雾扫去显出众峰峦,抬头仰望山峰突兀插云空。
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1)。
紫盖峰绵延连接着天柱峰,石廪山起伏不平连着祝融。
森然(1)魄动(2)下马拜(3),松柏一径(4)趋(5)灵宫(6)。
严森险峻惊心动魄下马拜,沿着松柏小径直奔神灵宫。
粉墙丹柱(1)动光彩(2),鬼物图画填青红(3)。
粉色墙映衬红柱光彩夺目,壁柱上鬼怪图画或青或红。
升阶伛偻(1)荐脯(2)酒,欲以菲薄(4)明其衷(5)。
登上台阶弯腰奉献上酒肉,想借菲薄祭品表示心虔衷。
庙令(1)老人识神意(2),睢盱(3)侦伺(4)能鞠躬。
主管神庙老人能领会神意,凝视窥察连连地为我鞠躬。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1)。
手持杯蛟教导我掷占方法,说此卜兆最吉他人难相同。
窜逐蛮荒(1)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2)。
我被放逐蛮荒能侥幸不死,衣食足甘愿在此至死而终。
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1)。
做侯王将相的欲望早断绝,神纵使赐福于我也难成功。
夜投佛寺上高阁(1),星月掩映云朣朦。
此夜投宿佛寺住在高阁上,星月交辉掩映山间雾朦胧。
猿鸣钟动不知曙(1),杲杲(2)寒日生于东。
猿猴啼时钟响不觉到天亮,东方一轮寒日冉冉升高空。
小提示: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此诗叙写作者谒祭衡山庙神、占卜吉凶和投宿庙寺等情况,抒发对仕途坎坷的不满情怀。全诗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然章法井然,境界开阔,色彩浓重,古朴苍劲,且一韵到底,一气呵成,给人一种清新开阔的美感。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中唐
创作背景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此诗作于公元805年(永贞元年)。公元803年(贞元十九年),关中大旱,饿殍遍地。韩愈上书皇帝,请宽民徭,触犯唐德宗及权贵,被贬为阳山令。公元805年(贞元二十一年)宪宗登基,又议大赦,韩愈由郴州赴江陵府任法曹参军,途中游衡山时写下这首诗。
相关诗词
-
谒老君庙
先君怀圣德,灵庙肃神心。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流沙丹灶灭,关路紫烟沉。独伤千载后,空余松柏林。
-
谒先主庙
惨淡风云会,乘时各有人。力侔分社稷,志屈偃经纶。复汉留长策,中原仗老臣。杂耕心未已,欧血事酸辛。霸气西南歇,雄图历数屯。锦江元过楚,剑阁复通秦。旧俗存祠庙,空山立鬼神。虚檐交鸟道,枯木半龙鳞。竹送清溪月,苔移玉座春。闾阎儿女换,歌舞岁时新。绝域归舟远,荒城系马频。如何对摇落,况乃久风尘。孰与关张并,功临耿邓亲。应天才不小,得士契无邻。迟暮堪帷幄,飘零且钓缗。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
-
发苏州后登武丘寺望海楼
独宿望海楼,夜深珍木冷。僧房已闭户,山月方出岭。碧池涵剑彩,宝刹摇星影。却忆郡斋中,虚眠此时景。
-
华岳寺
山前古寺临长道,来往淹留为爱山。双燕营巢始西别,百花成子又东还。暝驱羸马频看堠,晓听鸣鸡欲度关。羞见窦师无外役,竹窗依旧老身闲。
-
雪后宿同轨店上法护寺钟楼望月
满山残雪满山风,野寺无门院院空。
-
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
衡岳新摧天柱峰,士林憔悴泣相逢。只令文字传青简,不使功名上景钟。三亩空留悬磬室,九原犹寄若堂封。遥想荆州人物论,几回中夜惜元龙。
-
出关经华岳寺访法华云公
野寺聊解鞍,偶见法华僧。
-
北岳庙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
-
江寺春残寄幕中知己二首·其二
社莲惭与幕莲同,岳寺萧条俭府雄。冷淡独开香火里,殷妍行列绮罗中。秋加玉露何伤白,夜醉金缸不那红。闲忆遗民此心地,一般无染喻真空。
-
宿江寺
岛僧留宿慰衰颜,旧住何妨老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