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高且长
〔两汉〕
东城高且长,逶迤(1)自相属。
帝都洛阳东面高高的城墙啊,曲折绵长又回环相连。
回风(1)动地起(2),秋草萋已绿(3)。
旷地上那强劲的旋风拔地而起啊,原野上那葱绿的青草已变得一片枯黄。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四季交替不断地变化啊,转瞬之间一年又将要过去!
晨风(1)怀苦心(2),蟋蟀(3)伤局促(4)。
鸷鸟在风中忧伤地盘旋啊,蟋蟀也因寒秋降临而不断地悲鸣。
荡涤(1)放情志(2),何为自结束(3)!
为什么不涤除烦忧放开情怀去寻求生活的乐趣啊,人生苦短何必处处自我约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燕赵之地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美女啊,那个美丽的女子肤色真是如玉般皎洁秀美。
被服(1)罗裳衣,当户理(2)清曲。
身穿飘逸薄柔的罗裳啊,仪态雍容地端坐在窗前弹奏着清商的曲子。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那乐曲为何是这样悲伤啊,弦音这样高亢激越原来是弦柱调得太过紧促的缘故。
驰情(1)整巾带,沉吟聊(4)踯躅(5)。
令人无限遐想情动难禁不由得抚弄衣带,反复沉吟体味曲中的涵义而踯躅不前。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1)。
我愿与君化作那恩爱的双飞燕啊,衔泥筑巢永结同心相伴终生!
小提示:《东城高且长》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东城高且长》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通过对客居他乡的游子因触景伤情而引发内心遐想的描写,反映出诗人空虚孤独而无着落的苦闷与悲哀的情怀。全诗借梦抒情,思维开阔,尤其是结尾,含蓄蕴藉,情含其中。
- 作品别称古诗十九首·其十二
- 作品出处昭明文选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 创作年代汉代
创作背景
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作者已佚,大多是文人模仿乐府之作。今人综合考察十九首诗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这十九首诗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此诗正是因苦闷而触发滔荡的情怀而作的,大约作于诗人独自一人徘徊在洛阳的东城门外之时。
相关诗词
-
与刘将军杜文学晚登西城
木落悲南国,城高见北辰。飘零犹有客,经济岂无人。鸟过风生翼,龙归雨在鳞。相期俱努力,天地正烽尘。
-
菩萨蛮·鸡鸣巷接台城曲
鸡鸣巷接台城曲。茫茫城下春波绿。高阁耸青云。其间多丽人。千觞宾客醉。不许懵腾睡。亲手擘黄柑。余香霏枕函。
-
守城行
明星烂烂高十丈,城楼雉堞屹相向。吏持府帖呼点丁,十家九家驱上城。黄昏丽谯鼓角鸣,城头灯火争繁星。紫髯太守雄且豪,罽靴绛缨跨两刀。马蹄踏踏何其劳,贯三鞭七声嗷嘈。昨日传闻羽书至,长江六月无行估。战舰还防扬子渡,游兵已围太平府。纵令消息未必真,杞人忧天...
-
端午日觞客东湖遇雨移饮寿台楼分韵得壁字
玄晖东田游,明远东城历。深心慕尘轨,湖舷拟觞客。零雨或尼之,辍策骈兹席。霁虹带高岑,倾羲被回陌。良知共遐睎,数陪竹林七。境恬微尚惬,赏胜幽怀适。怀沙事千载,旧恨犹能辟。延首瞻楼颜,新愁渺难释。天问愧非才,且可浮大白。徙倚惊漏穷,晨宵挂东壁。
-
送符后岗尹青城
北阙承恩重,东城望泽深。郎星千里动,卿月一方临。莫羡王乔舄,须鸣子贱琴。征书他日下,应慰故人心。
-
出其东门行
...只缘惠爱入人髓,攀车叩马千万群。使君若不行诡道,爱河浩渺难抽身。旧闻吴兴解郡绶,归路南指朝天京。尔来史项后先去,云何却出东城闉。横山伺候不知数,携壶挈榼相邀迎。使君自揣非寿我,西子不洁将污人。水军二百耀南路,三更一舸临湖门。会稽吴兴迹相似,谁知...
-
东坡引·圆机喷雾罢
圆机喷雾罢。霏霏半空洒。蝗蝻不犯如云稼。农民齐庆社。农民齐庆社。采山聚卝石,又看焦化。道热压功成也。群英会上旗高挂。东风何用借。东风何用借。
-
将归龙门留别冶城诸游好
海水与别意,相看更谁深。长风向东来,吹我东归心。怅然旧山云,苍茫远洲树。一雁飞晴空,翩翩又东去。此别非万里,后游当几时。衔杯不尽欢,握手翻成悲。我去听寒泉,君留钓台月。唯有长相思,因之寄天末。
-
晓还城休左氏庄
与君枕堤口,共结东城庐。日出苍林背,回看十里馀。柴门通大道,村巷隔平墟。主人心无事,见客头未梳。累言惟农务,一饭但园蔬。方当数来往,肯为容篮舆。
-
劝学·高中课文
...,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