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日即事
〔唐〕
昨日登高(1)罢,今朝更(2)举觞(3)。
昨天已经登高采菊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酒杯。
菊花何太苦(1),遭此两重阳(2)?
菊花在世为何这样受苦,遭遇双重阳采摘的伤悲?
小提示:李白《九月十日即事》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九月十日即事》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借菊花的遭遇,抒发自己惋惜之情。前两句说重阳刚登高完毕,小重阳又再来饮酒赏菊。后两句说菊花为何这样命苦,遇到两次重阳,遭到两次采摘。实际是借菊花联想自己遭馋出京流放夜郎的不幸。意蕴深远。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绝句
- 文学韵律押[阳]韵
- 创作年代唐代
创作背景
《九月十日即事》这首诗是李白在当涂(今安徽当涂)龙山登高之作,时在唐代宗宝应元年(762)秋重阳节后一日,作者已于前一日登过一次龙山,并作了首《九日龙山饮》,这属于第二次登上宴赏,故作者感叹菊花连续两天遭到采摘,联想到自己两入长安,都遭到政治上的重创。
相关诗词
-
九月十日折菊花数枝持玩久之插置瓶中
重九昨朝是,无人送酒来。柴门终日闭,辜负菊花开。
-
乙亥九月九日纪事诗四首·其三
秋风落叶感星霜,辜负韶光春梦长。砚北随兄供笔墨,厨东呼嫂问羹汤。劫当桓景都归命,礼据檀弓可勿殇。他日登高临眺处,天涯布奠一倾觞。
-
九月十日命次儿文凤携琴谒张仲贤知县是晚宿澄塘兰若同吴德渊文凤联句以叙阳关别意云
...,芦雁数声隔浓雾。凤凰台上帝王居,虎豹关中英杰聚。紫薇露湿宫衣香,红药风微省郎署。张公岂独上谏章,忧国终当减租赋。行年六十老弟昆,此日寻常愧师傅。鱼书一纸报平安,慰我交情发深喟。
-
九月十日宿下关驿书怀
西风吹冷思绵绵,老去诗篇只漫传。半夜邮亭鸡唱去,十年歧路马蹄穿。梁王宫殿生秋草,蒙国河山起暮烟。薄宦驱人何日了,欲将心事问苍天。
-
九月十日王祭酒鸡鸣山登高分韵得日字
昨朝属重阳,阴雨何濛密。今晨忽晴霁,仰面见白日。浮云喜尽敛,四野青山出。司成重佳节,招邀登崒嵂。遥指鸡笼巅,兹焉遂閒逸。极目骋遐瞩,一览风景悉。仰瞻宝公塔,俯憩瞿昙室。坐听颖师琴,泠泠鼓清律。张筵对黄花,酒泛金尊溢。况我八九人,俱是清閒秩。缅思陶渊明,东篱兴高率。周雅咏凤凰,唐风歌蟋蟀。若复不尽欢,转盻流光失。胜会苦难常,后继安可必。明年知谁健,莫厌杯行疾。
-
乙亥九月九日纪事诗四首·其一
回首流光十五年,千金一刻总徒然。当时无故谁知乐,弥月多菑更可怜。今日乍醒前日梦,他生难必此生缘。啿嗟不幸遭阳九,惊雁离群叫暮天。
-
玉楼春·新历八月十日感事有作日本投降战事结束·其二
银屏一曲天涯似,谁遣青鸾通锦字。零红断粉总愁根,忍作东风行乐地。十年冉冉无穷事,似影如尘浑不记。劝君一盏碧蒲萄,中有红绡千点泪。
-
与友人中元作别九月十日复会中间节物不得共观追酬所愿有今夕在聊成小诗谢之
两逢佳节独登楼,一醉樽前拟并酬。昨日黄华今更好,此宵明月胜中秋。
-
次宋省斋九月十日
恰说重阳又罢休,奈何乌兔去悠悠。可怜节后人心别,未信花前蝶意愁。病里不禁三盏酒,客中虚负一年秋。来年昨日登高兴,强健还能痛饮不。
-
九月十日自寿
余生堪叹复堪怜,喜际明时老市廛。把菊已从前一日,种桃犹待后千年。但令有子亲书帙,莫怪无人送酒钱。寡欲清心今得矣,炼丹何用学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