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饷菊有感
〔明〕
战罢秋风笑物华(3),野人(1)偏(4)自献黄花(5)。
我在秋风中酣战方休,笑看周围的美景。乡村的人民偏偏送给我一束黄花。
已看铁骨(1)经霜老,莫遣(2)金心(3)带雨斜。
我看那菊花的枝茎虽饱经风霜但仍象铁骨那样的坚硬,它护卫着花朵不受风雨袭击而偏斜。
小提示:张煌言《野人饷菊有感》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野人饷菊有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抗清英雄张煌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乡间的老百姓赠送菊花表现对诗人的敬仰之情,后两句写诗人借菊抒怀,以秋菊自喻。既赞美菊花的经霜铁骨、凌霜贞姿,又表现自己抗击清朝,坚贞不屈的决心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 作品出处张苍水集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明末清初
创作背景
诗人张煌言是著名的抗清英雄,居住在乡村的劳动人民赠送一束菊花给他,以表达对其的敬仰之情,诗人遂以菊为题写下了《野人饷菊有感》这首诗,表现自己的抗清志向。
相关诗词
-
辛丑九月看菊有感
堂堂岁月付蹉跎,世事真堪唤奈何。诸将有谁非暮气,三公犹自作春婆。窗前秋色黄花老,客里诗人白发多。闻道消愁唯有酒,举杯直欲泪滂沱。
-
和李泰叔见菊有感
雨露萧条岁景催,庭前黄菊未全开。扬雄嗜酒宁为乐,杜甫愁吟亦薄材。故国欲归行解绶,沧洲无路可浮杯。新亭秋兴君知否,潮信方随月色回。
-
和人清明有感
湖外清明物态繁,晓林莺舌斗关关。枉缘春意无时尽,自是人心不暂閒。旧隐东君曾藉草,新官南郡亦登山。满头花卉盈樽酒,且向东风一破颜。
-
淑人启土有感随事写怀用辛巳韵·其五
并居华屋更无时,回首风尘两鬓丝。坐拥孤衾听寒雨,此情犹望有人知。
-
保福寺对橙菊有感
平生爱菊陶彭泽,清夜移橙杜草堂。千载诗魂招不得,独留风味在僧房。
-
观菊有感
行到篱边地满霜,曩时物物已非常。自怜失意秋风后,独有寒花不改香。
-
十一月二十七日步自虎溪至西寺摩挲率更旧碑近览前闻人故游有感而赋
龟趺千丈屹岧峣,古寺残僧正寂寥。律演金轮开印度,字遗石磴说隋朝。续题剩有名人迹,接畛犹逃劫火烧。吊古未磨今古恨,又携筇策过前桥。
-
感秋·其一
一望关河夕照孤,商声萧瑟起平芜。汉畿四塞称天府,周室千年纪瑞符。承露金茎凌缥缈,迎风琳观倚虚无。悲歌感慨人何在,莫向时平说霸图。
-
于鳞子与子相元美过访共怀谢山人茂秦·其四
把酒情犹昨,风尘路渺漫。交深任朝野,名重有饥寒。花鸟愁边赋,山川乱后看。西园几游眺,景物岂长安。
-
过街塔原功名之曰雪窦又谓之名利关窦言其状关言其实也过之有感赋二口号
石城琼璧耸浮屠,一窍开通作要途。为问几人能不窦,更从窦外觅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