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宋〕
层绿(2)峨峨(3),纤琼(4)皎皎(5),倒压(6)波浪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7),相逢几番(8)春换。记唤酒(9)寻芳处,盈盈(10)褪妆(11)晚。
长满绿苔的梅树层层叠叠,点点白梅如皎皎细玉,素洁典雅,倒压湖面,一池绿波更觉清浅。年华瞬逝,但你动人的幽意依然如故,再次重逢已是几度春光易换。曾记得与朋友一起畅饮,探访芳景的情形,而美丽的梅花却久开不败,好像盈盈盛妆的美人迟迟不愿卸妆。
已消黯(1),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2)。荏苒(3)一枝春(4),恨东风人似天远。纵有残花,洒征衣(5)、铅泪(6)都满。但殷勤(7)折取,自遣(8)一襟幽怨。
往日的乐事已消黯,更何况近日心境凄然,快要忘记了以前明月下金辇深夜归去的美好情景,报春的梅花已渐渐凋零,最可恨这东风匆匆归去,故人却依然在天涯。纵然有点点残花还在,却依依都飘落到衣襟上,这不禁让人想起了物是人非的铅泪。还是深情地折下一枝梅独自品尝,聊且排遣一下心中的幽怨与哀伤吧。
小提示: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是宋末词人王沂孙创作的一首咏梅词。上阕写昔日聚景园梅花之盛,以表达对故国的深切眷恋。下阕通过对聚景园的今昔对比,追怀亡宋故国。全词从聚景园感叹国家兴亡,并以梅贯穿全篇,看似吊梅,实为吊宋,咏梅以寄怀,抒写亡国之痛。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法曲献仙音
- 创作年代宋末元初
创作背景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这是一首唱答词,大约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这一年作者在杭州,与戴表元、周密等人曾在杨氏祠堂宴集,随后各自分手。
相关诗词
-
法曲献仙音·南满铁塔
茉莉编毬,毡毼装锦,霸府犹传香土。蜃海璿宫,刘郎无恙,栖禅似怜儿女,向逐鹿,神州日,南天坠花雨。大豪举。聚宫中、黑金生铸,磨来尽、只剩纪年数语。想像出游时,拥珠軿、人影如絮。铁石非坚,问千年、活计何许。尽情痴论古,殿角鹧鸪飞去...
-
法曲献仙音·唐制小忽雷
...。有九百年来事,两弦怅谁诉。春何许。向梨园、听残银甲,重奏入、兵骑淮西无数。爪雪在天涯,尽千金、抛与飞絮。好事才人,唱旗亭、都是新句。但寒沙吹舞,又对燕山风雨。
-
法曲献仙音·钗闪银屏
钗闪银屏,帘垂碧月,填就新词铜虎。黄绢深惭,朱唇轻啭,消得佳人含吐。细味幽兰香气,偏识郎心苦。郎无误。有萧娘,殷勤堪顾。红烛下、一字敲来宫谱。拂拂堕梁尘,听袅袅、歌喉如缕。笑问知音,闺阁外、可曾相许。倩浮白、千杯领取,清商全部。
-
法曲献仙音·寄王编修季友、董庶常方南
董相江都,黑头王掾,同射策金华殿。宫柳飘飏,禁烟摇曳,寒食新词传遍。更人称,携湘管,侍史薰香畔。挥歌扇。思昨岁、旗亭赌酒,槐树下、击筑弹丝欢宴。转眼到鸾坡,看滚滚、金莲归院。戴笠回车,先焚却、君苗笔砚。纵雄文能似,流落不堪君荐。
-
法曲献仙音·花笑春山
花笑春山,雁啼秋水,未许游尘飞到。新曲谁翻,旧声堪记,冰丝最宜寒峭。正一洗、胡沙怨,那须更长啸。解音少。付词人,据鞍残梦,重唤起、清夜醉吟成调。酒浅不胜愁,尽将愁、分与银爪。野屋萧萧。问吹香,何处风早。但临风移谱,自昔昆崙倾倒。
-
法曲献仙音·小径偷闲
小径偷闲,北窗高枕,满眼许多生意。密雨初晴,一庭新绿,渐觉上阶缘砌。谢门外、尘劳客,双屐休泥滓。窗前地。把鸳甃、时时妆点,浑俨是、深翠氍毹景致。高兴倒芳樽,便玉山、移对花际。洒扫何须,比花茵、一般风味。更罗袜如钩,过处撩人情思。
-
法曲献仙音·冻结林闾
冻结林闾,寒凝屋觜,掩映纸窗棂白。乍得微融,旋看更洒,莎阶扫来三尺。埋断了银塘路,丛丛草芽碧。怪绵密,夜还朝、就高沿下,尽点染、湖乡垞南村北。陌上踏灯人,尚昨夜、粘鞋拖屐。柳眼梅心,叹年光、未露标的。且香添篝火,待暖风消释。
-
法曲献仙音·身世雕龙
身世雕龙,命宫磨蝎,萧瑟江关词赋。没字腔哦,有涯生遣,旁人怎知心苦。果唱到,阳春曲。谁与和金缕。酒徒墓。署词人、一坯埋碧,心史稿,休认等閒绮语。哀乐纵无端,付琵琶、幽怨能诉。法曲霓裳,大罗仙、天上箫谱。异花间侧艳,止拾十洲零羽。
-
法曲献仙音·月下闻山寺步虚声
行处无人,听时有寺,古木云峰犹远。战胜风篁,飘残烟磴,林深几回吹断。正缟鹤难成梦,松阴月明满。拨苍藓。又经过、数重秋影,门掩定、初指翠微僧院。步到列仙家,问瑶天、因甚清感。那怪红楼,倚萧台、一半泪眼。让陈思悟后,来向鱼山闻梵。
-
法曲献仙音·夏夜
...传高阁,数点萤流花径。立尽屏山无语,新竹高槐,乱筛清影。看画扇,罗衫上,光凝月华冷。夜初永。问萧娘、近来憔悴,思往事、对景顿成追省。低转玉绳飞,淡金波、银汉犹耿。簟展湘纹,向珊瑚、不觉清倦。任钗横鬓乱,慵自起来偷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