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登姑苏台
〔元〕
百花洲上新台,檐吻云平(1),图画天开(2)。鹏俯(3)沧溟(4),蜃横城市(5),鳌驾蓬莱(6),学捧心山颦翠色(7),怅悬头(8)土湿腥苔。悼古兴怀,休近阑干,万丈尘埃(9)。
登上姑苏台,举目四望,沙洲上百花盛开。檐角与云齐平,画栋倒映长空。好比大鹏俯视海洋,世鳌驼着蓬莱仙山,现出一片海市蜃楼。远山青翠,就像西施捧心后的蛾眉,惆怅当年伍子胥吴门悬头,血酒乡土腥苔片片。吊古伤今,莫靠近栏干,台下有万丈尘埃。
小提示:乔吉《折桂令·登姑苏台》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折桂令·登姑苏台》是元代曲作家乔吉创作的一首曲。这首曲首先写姑苏台的地理位置及其恢弘的气势,接着以三个比喻写眼前之景观,最后用西施、伍子胥典写作者登台远眺的感受。这首曲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流露出其无奈惋叹之情。全曲想象丰富且感情沉郁悲重,含义深远、耐人寻味。
- 作品出处元曲三百首
- 文学体裁元曲
- 文学韵律双调
- 创作年代元代
创作背景
《折桂令·登姑苏台》这首曲是作者在姑苏台远眺时所作。曲中所描写的姑苏台的宏丽建筑以及登台远眺时的感受,全是出于想象。作者根据文献记载,驰骋想象,置身于千载之上的姑苏宫中,所见眼前景物,着眼现实,吊古感今,对它作形象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