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
〔魏晋〕
孟夏(2)草木长,绕屋树扶疏(3)。
夏初草木竞生长,叶茂枝繁树绕屋。
众鸟欣有托(1),吾亦爱吾庐。
众鸟欢欣有住处,我也喜爱我茅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耕田播种事已毕,有空还家读我书。
穷巷(1)隔(2)深辙(3),颇回故人车。
僻巷距离大道远,友朋无奈转回路。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我心欢快饮春酒,摘取园中好菜疏。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微雨濛濛东面来,好风与共使心舒。
泛览周王传(1),流观山海图(2)。
《穆天子传》泛观览,《山海经》中翻画图。
俯仰终宇宙(1),不乐复何如!
顷刻邀游遍宇宙,我心不乐又何如?
小提示: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读山海经》是陶渊明隐居时所写十三首组诗的第一首。诗的前六句向人们描述:初夏之际,草木茂盛,鸟托身丛林而自有其乐,诗人寓居在绿树环绕的草庐,也自寻其趣,耕作之馀悠闲地读起书来。情调显得是那样的安雅清闲,自然平和,体现出世间万物、包括诗人自身各得其所之妙。
- 作品出处陶渊明集
- 文学体裁五言诗
- 创作年代东晋
创作背景
关于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学界尚有争议。逯钦立认为这组诗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三年(407)或四年(408),陶渊明处于归园田居前期,耕种之余便以琴书自娱。这期间他读了《山海经》及另一些神话、历史书如《穆天子传》之类,有感而作这十三首诗。而邓小军认为这组诗当系作于刘裕篡晋之后,孟二冬则说这组诗大约作于宋武帝永初三年(422),陶渊明五十八岁。
相关诗词
-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其十一
古无住持事,但只传法旨。有能悟色空,便可超生死。庸僧昧本原,岂识西归履。买帖坐禅床,佛法将何恃。
-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其六
师心如死灰,形亦如槁木。胡为衲子归,以响答空谷。顾我尘垢身,拟向禅河浴。更愿张佛灯,为我代明烛。
-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其十二
僧中有高僧,士亦有高士。我虽不为高,心粗能知止。师是个中人,特患不为尔。何幸我与师,俱是邻家子。
-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其十三
师本穷和尚,我亦穷秀才。忍穷俱已彻,老肯不归来。今师虽暂别,泉石莫相猜。应缘聊复耳,师岂有心哉。
-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其八
我与师来往,岁月虽未长。相看成二老,风流亦异常。既宴坐岩上,我方为聚粮。傥师能早归,此乐犹未央。
-
赠太常张丞山水图十三首·其一
潇洒茅堂水石边,青青草色满帘前。经旬不出缘何事,写就黄庭内景篇。
-
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其一·曹子建集
雅怨兼深见性情,交亲不薄涕纵横。君王故有忧生叹,未觉中和始可经。
-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三
迢迢槐江岭,是为玄圃丘。西南望昆墟,光气难与俦。亭亭明玕照,洛洛清瑶流。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
-
山中杂诗三首·其一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一
川上常极目,世情今已闲。去帆带落日,征路随长山。亲友若云霄,可望不可攀。于兹任所惬,浩荡风波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