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怀旧
〔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1)。
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秋景连接着江中水波,波上弥漫着苍翠寒烟。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1)。
群山映着斜阳蓝天连着江水。芳草不谙人情,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的天边。
黯乡魂(1),追旅思(2),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到片刻安慰。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作相思的眼泪。
小提示:范仲淹《苏幕遮·怀旧》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苏幕遮·怀旧》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词作。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此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辽阔苍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抒写了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的深情。全词低回宛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上阕着重写景,以气象宏大浑厚,意境深远,为下阕抒情设置了背景;下阕重在抒情,直抒胸臆,声情并茂,意致深婉。其主要特色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展现了范仲淹词柔媚的一面。《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就是化用的这首诗中的名句。
- 作品别称苏幕遮·碧云天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苏幕遮
- 创作年代1040-1043年
创作背景
《苏幕遮·怀旧》这首词作于公元1040年(宋仁宗康定元年)至公元1043年(庆历三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相关诗词
-
苏幕遮·竹烟斜
竹烟斜,兰影瘦。露湿无声,花底西风透。捲了珠帘还似旧。曲槛重凭,肠断清秋后。往时欢,何日又。雁字飘零,云冷金飙骤。犹记昨宵听玉漏。今夜挑灯,独自双眉皱。
-
苏幕遮·日烘晴
日烘晴,风却暑。帘幕中间,紫燕呢喃语。嫩竹新荷初沐雨。曲槛幽轩,四面明窗举。夏初临,春又去。不愿封侯,祗怕为羁旅。溪上故人无恙否。欲唱菱歌,发棹归南浦。
-
苏幕遮·牡丹春睡
玉楼春,金屋晓。晓日低檐,紫雾红烟绕。处处喧晴闻好鸟。帘幕重遮,更卧人儿悄。梦巫山,游阆岛。翡翠衾温,嬿婉偏难觉。强起不胜情思小。细数朝来,花落知多少。
-
苏幕遮·中秋无月
叶声繁,鸿信断。懊恨孤眠,时序频频换。桂子平分秋一半。银汉空明,午夜褰帘看。短箫边,双杵畔。玉殿依稀,薄雾轻遮断。不遣嫦娥将酒劝。怕酒醒时,唤起愁无算。
-
苏幕遮·楼前听骰子声
凤箫停,鸾幕启。十二楼高,结遍春风绮。今夜玉人慵不倚。骰子逡巡,掷向纤纤指。似无愁,如有思。漫想閒猜,卜甚心头事。转忆前宵楸局里。观点牙筹,赌喝双双雉。
-
苏幕遮·曲廊斜
曲廊斜,深院静。楼外秋千,送过垂杨影。燕子不来春又尽。几折阑干,独自和愁凭。髻云低,眉月冷。人瘦如花,花也如人病。小梦惺忪眠未稳。烛烬香销,依旧今宵醒。
-
苏幕遮·惜春
柳含丝,梅破萼。报道东风,一夜穿帘幕。春光依旧人非昨,忽讶春光,不是人情薄。花前醉,月下乐,只恐韶华,易去难留阁。明朝雨暗胭脂落,莫怨春光,不管人消索。
-
苏幕遮·篆烟销
篆烟销,灯焰灭。帘捲西风,吹作漫天雪。梦里云山千万叠。便不相思,也化双飞蝶。漏声残,谯楼歇。一霎相逢,一霎轻离别。悟到空空如水月。纸帐梅花,依旧音尘绝。
-
苏幕遮·钱塘避暑忆旧用美成韵
远迎风,回避暑。人似荷花,笑隔荷花语。无限情云并意雨。惊散鸳鸯,兰棹波心举。约重游,轻别去。断桥风月,梦断飘蓬旅。旧日秋娘犹在否。雁足不来,声断衡阳浦。
-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