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有感
〔唐〕
玉帐牙旗(1)得上游(2),安危(3)须(4)共主君(5)忧。
将军的玉帐牙旗正处有利地位,国家危难的时刻应与皇帝分忧。
窦融(1)表已来关右,陶侃(2)军宜次石头(3)。
虽然已像窦融从关右奏上战表,还应效法陶侃率大军进驻石头。
岂有蛟龙(1)愁(2)失水,更无鹰隼(3)与(4)高秋!
哪能有蛟龙为失水而愁的道理,偏没有鹰隼在高爽的秋空遨游。
昼号夜哭兼幽显(1),早晚(2)星关(3)雪涕(4)收?
京城里日夜号哭不分人世阴间,宫内何时能抹干眼泪恢复自由。
小提示:李商隐《重有感》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重有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隐晦地表达了作者对“甘露之变”后国家政治形势的看法,诗中对刘从谏上表之事予以肯定,主张各地的武装力量进兵京城,铲除阉党,恢复皇帝的自由,为朝廷分忧,体现了作者关注国家命运的精神和强烈的正义感。全诗议论深刻,爱憎分明,用典工切,造语精严,虚词运用巧妙,文势变化跌宕。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836年
创作背景
《重有感》此诗作于开成元年(836年)。大和九年(835年)十一月,宰相李训、凤翔节度使郑注在唐文宗授意下密谋诛灭宦官。事败,李、郑先后被杀,连未曾预谋的宰相王涯、贾餗、舒元舆等也遭族灭,同时株连者千余人,造成“流血千门,僵尸万计”的惨剧,史称“甘露之变”。事变后,宦官气焰更加嚣张,“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通鉴》)。开成元年(836年)二、三月,昭义军节度使刘从谏两次上表,力辩王涯等无辜被杀,指斥宦官“擅领甲兵,恣行剽劫”,表示要“修饰封疆,训练士卒,内为陛下心腹,外为陛下藩垣。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并派人揭露宦官仇士良等人的罪行。一时宦官气焰稍有收敛。作者有感于此事以及朝廷依然存在的严重弊端,写了这首诗。
相关诗词
-
重宿刘谏议祠有感
曾照荒灯宿古祠,祭馀山路独归迟。谁教夜雨移床后,正值秋风破屋时。岂谓人生非梦幻,极知平地有欹危。感今怀古无穷意,只许前朝谏议知。
-
丙子重阳日有感
...日夜变,白露将为霜。玄鸟去已久,候雁方南翔。携壶登高侣,满手萸菊香。佳节不可负,而我病在床。人老自多病,何为苦悲伤。去年重阳日,贵孙在我旁。知我爱敬客,拱立传壶觞。十五未冠巾,总角颀而长。望其有成立,门户生辉光。前楼千卷书,可以识义方。南亩千...
-
长相思·对重阳
对重阳,感重阳。身在西风天一方,年年人断肠。景凄凉,客凄凉。纵有黄花祗异乡,晚云连梦长。
-
旅舍读壁间诗和者四人皆以重阳为感何此时独多客游耶余过此于重阳亦近矣漫书二绝和之后之大夫君子亦将有感于斯言·其一
山村寥寂近重阳,挑逗诗肠与酒肠。采菊盈襜旋弃掷,不因踪迹在他乡。
-
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夜泊,温柔便入深乡。词韵窄,酒杯长。剪蜡花、壶箭催忙。共追游处,凌波翠陌,连棹横塘。十年一梦凄凉。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重来万感,依前唤酒银罂。溪雨急,岸花狂。趁残鸦、飞过苍茫。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
-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
感皇恩·出京门有感
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据鞍归去也,情凄切!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
重五日至西峡渡邂逅闽帅王侯盛称山川之壮余谓可以为知矣亦复有赋渡近方山之下
系马西峡间,朝曦射厓赤。城中见方山,江上成乱石。缘流感重险,揽势得钜敌。不有歌咏怀,徒困驰骤役。因之窃歔欷,美哉此叹息。尊醑清屡注,盘荔朱新摘。纷厖异方俗,卓荦同门客。去去无久留,薰风荡南国。
-
过林黄中食柑子有感学宛陵先生体
...我昨往见君,从容弄书册。药分腊剂香,茶泛春芽白。主意顾未厌,筐筥自搜索。敢谓甘旨馀,亦及此下客。霜包才三四,气可压千百。重是慈孝物,不敢吐其核。甘寒虽绕齿,悲感已横臆。半生无欢娱,初不为湮阨。
-
奉思斯远兄成诗以寄
...忧释,但觉中心焦。故人在何许,山川极吴楚。大江涌奔腾,重湖互吞吐。别来书不至,更望诗能寄。相从志若何,相去有如此。普天仰何大,一己俯何隘。胡为自罗网,无事忽投械。凭高政悠悠,思远忽不收。归来重有感,立壁成幽幽。萱丛暗已敛,蕉叶抽未展。百忧攻余心,舐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