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思友三首·其二
〔唐〕
云间(1)征(2)思断,月下归愁切(3)。
云间大雁隔断游子我的思念,月光下归家的愁绪越发急切。
鸿雁西南飞,如何故人别?
鸿雁也往西南家乡方向飞去,我为什么却与朋友轻易离别?
小提示:王勃《寒夜思友三首·其二》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寒夜思友三首》是唐代诗人王勃的组诗作品。第二首诗,写诗人远游他乡,又与友人离别,其愁绪又多几层。“云间征思断”是整首诗的起因,天空中的大雁朝西南方向的飞翔,突然地阻断了旅人的脚步与平常的情思。远行的旅人突然被南飞的大雁所惊动,也许此刻便是在晚上,因此诗人“月下归愁切”。这里“征”与“归”两个字可相对来理解。因见“鸿雁西南飞”,故诗人问自己:“如何故人别?”以鸿雁的归乡反衬自己与友人的离别。这首诗因雁而起兴。一叶落而叹天下秋,叹生命的匆匆流逝;一雁过而感慨于孤独的远征,思念起家乡故乡与故人。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诗
- 创作年代初唐
创作背景
《寒夜思友三首》是一组明确标明思友的诗歌,当作于唐高宗咸亨元年(670)。这年晚秋,王勃从梓州来游成都,这三首诗即作于深秋淹留蜀中时。
相关诗词
-
寒夜独坐二首·其二
一别乡关后,今经数月馀。夜闻云外雁,时检箧中鱼。报国心徒切,谋身计独疏。灯前閒屈指,投劾到公车。
-
山中思友二首·其二
相见已恨晚,更添离别心。几多乡国思,翻向友朋深。山古云常寂,天寒日易沉。独吟浑莫柰,钟磬自成音。
-
永思堂三首·其二
人子思亲意,悠悠镇不穷。常时瞻画像,每日想音容。幽显虽云异,精诚或可通。哀悰真罔极,长系寸心中。
-
代家君答闻老诗三首·其二
附热衔泥不足言,尔来杖锡亦纷然。不趋炉炭趋寒谷,青白于中觉汝贤。
-
赠曹嗣山总河三首·其二
苍玉与朱斿,高牙控上游。巳分周二陕,尽护汉诸侯。龙颡藏弓地,鱼鳞转饷舟。应还补天手,一解庙堂忧。
-
游黄檗山三首·其二
云鹫峰头一万杉,覆盂山下木参天。当年曾识祖师面,溜雨鸣风三百年。
-
赠诸葛子熙三首·其二
百二山河路欲迷,荒林败冢转悽悽。夜深曾过昭陵下,风雨犹疑石马嘶。
-
渡杨子江遇颠风和霍希文韵三首·其二
冲涛逐浪不禁寒,何止舟行百丈滩。柂橹一声江已转,瓜州岸上报平安。
-
闺中词写寄三首·其二
物华生意隔湘帘,睡起残妆思更酣。微笑竟穿花畔去,背人低语折宜男。
-
题雪泉三首·其二
雪里寒泉喷薜萝,幽人于此可高歌。骊山底事融阴火,却与三郎浴翠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