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出处出自唐代张籍的《夜到渔家

释义眺望中忽见渔翁寻沙岸,春风阵阵吹动他的蓑衣。

夜到渔家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

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作品简介

《夜到渔家》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写诗人投宿而从一个侧面反映渔民生活的诗,首联展示渔家住所的典型特征;次联写渔民之劳碌;第三联写所见之环境;末联写渔家归来之状。诗人用饱蘸感情的笔墨描绘了前人较少触及的渔民生活的一个侧面,题材新颖,艺术构思独到。此诗用语浅而流畅,灵动而圆转。

创作背景

春天的一个傍晚,诗人行旅至江边,时已临晚,急于到渔家投宿,等主人归来之时,眼见周围景色,萧索而落寞,面对这冷落凄清的境界,想到渔家之艰辛,诗人遂用笔墨描绘了渔民生活的一个侧面。

作者简介

张籍

张籍

中唐诗人

张籍(766—830),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贞元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其乐府诗颇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之作。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有《张司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