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汝中寄河南陈赞府

汝山方联延,伊水才明灭。

遥见入楚云,又此空馆月。

纷然驰梦想,不谓远离别。

京邑多欢娱,衡湘暂沿越。

明湖春草遍,秋桂白花发。

岂唯长思君,日夕在魏阙。

有用

作品简介

《次汝中寄河南陈赞府》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以思念友人为主线,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京邑生活的怀念。诗人通过“汝山方联延,伊水才明灭”等句,描绘了汝中的山水景色,营造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氛围。同时,“遥见入楚云,又此空馆月”等句,则表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汝山方联延,伊水(3)才明灭。

汝山连绵不绝,伊水明明灭灭。

遥见入楚云,又此空馆月。

遥见你去了楚地,我在空空的馆舍中望着明月。

纷然驰梦想,不谓远离别。

忽然间在梦中飞奔向你,不再言说远离之苦。

京邑(4)多欢娱,衡湘(5)暂沿越。

回想在京邑时的欢愉,姑且顺着衡水湘水直下。

明湖春草遍,秋桂白花发。

洞庭湖清明澄澈春草开遍,秋天桂树盛开白花。

岂唯长思君,日夕在魏阙(6)

我何止是长久地思念你,我的心朝朝暮暮都在宫廷中。

注释

(1)汝中:汝水中游,指今河南省临汝一带。

(2)赞府:县丞的别称。

(3)伊水:河流名,源出河南卢氏县东南,东北流经嵩县、伊川,至偃师县入洛河。

(4)京邑:这里指汜水县。汜水属东都之畿县,故称京邑。

(5)衡湘:衡山及湘水,在今湖南省境内。

(6)魏阙:朝廷的代称。本指古代宫门上高出的楼观。

创作背景

此诗为王昌龄谪赴岭南至汝中时所作。王昌龄在赴岭南的途中,经过汝中地区,此时他远离了繁华的京城和亲朋好友,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思乡之情。他想起在京邑时的欢愉时光,又想到此刻自己正沿着衡山湘水前行,心中不禁涌起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于是,他写下了这首《次汝中寄河南陈赞府》,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京邑生活的怀念。

作者简介

王昌龄

王昌龄(七绝圣手)

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尉。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参考资料

  • [1]吴修丽 韩玉龙.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2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