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远十一首·其五

远忆巫山阳,花明渌江暖。

踌躇未得往,泪向南云满。

春风复无情,吹我梦魂断。

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短。

有用

作品简介

《寄远十二首·其五》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以巫山、渌江等美好景象为背景,造出一种温馨而遥远的意境;颔联表达了诗人因无法前往爱人身边而内心踌躇、泪满衣襟的痛苦情感;颈联以春风的无情吹断梦魂,进一步强化了内心的痛苦与绝望;尾联点明两人分隔两地、音信难通的现实困境。此诗写春日思念远方亲人而动归思之情,诗以春光明媚之景起兴,铺陈远隔天涯而梦魂断绝、音信短缺的倍极相思之感,乐景哀情,颇见深挚。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远忆巫山阳,花明渌江暖。

怀念那遥远的巫山,想必渌江变暖,鲜花争艳。

踌躇未得往,泪向南云(1)满。

我心意踌躇,不能前往,向着那南去的白云,泪流涟涟。

春风复无情,吹我梦魂断。

无情的春风,又将我思归的魂梦吹散。

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2)

恍惚中不见了心上的人儿,天长地阔,音信苦短。

注释

(1)南云:南飞之云。常以寄托思亲、怀乡之情。晋陆机《思亲赋》:“指南云以寄款,望归风而效诚。”

(2)短:少。

创作背景

《寄远》系列作品非一时一地之作。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以为是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前后,李白旅居洛阳、南阳等地寄内或自代内赠。其时,李白妻为许氏,居于安陆。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诗仙)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参考资料

  • [1]管士光.李白诗集新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556-560
  • [2]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29-430
  • [3]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59-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