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

行乐及时时已晚,对酒当歌歌不成。

千里暮山重叠翠,一溪寒水浅深清。

高人以饮为忙事,浮世除诗尽强名。

看著白蘋芽欲吐,雪舟相访胜闲行。

有用

作品简介

《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抒发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无奈,透出淡淡的哀愁;颔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景象;颈联表达了诗人对高人逸士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尾联以白蘋吐芽、雪舟相访的意象,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闲雅生活的追求。这首诗道出诗人历经世事变迁后,对红尘俗世的一种超脱与淡然,是表达其晚年心境的典型作品。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行乐及时时已晚,对酒当歌歌不成。

本来应该及时行乐,可惜岁月不饶人;也想学曹操“对酒当歌”,慷慨激昂,然而时运不佳,难以施展才华。

千里暮山重叠翠,一溪寒水浅深清。

天色已晚,崇山峻岭,层峦叠翠,冬天的溪水,无论深浅都清澈澄明。

高人以饮为忙事,浮世除诗尽强名。

世外高人都是把饮酒消闲当成忙事,人生浮世,除了诗词,其他都是虚名。

看著白蘋(1)芽欲吐,雪舟相访胜闲行。

江上的浮萍即将吐出小芽,雪后乘舟,相访诗友,饮酒作诗,胜过闲度光阴。

注释

(1)白蘋:又名"水苹",夏末秋初开花,花色洁白。

作者简介

杜牧

杜牧

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828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