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知松柏

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

心藏后凋节,岁有大寒知。

惨淡冰霜晚,轮囷涧壑姿。

或容蝼蚁穴,未见斧斤迟。

摇落千秋静,婆娑万籁悲。

郑公扶贞观,已不见封彝。

有用

作品简介

《岁寒知松柏》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松柏为象征,描绘了松柏树在岁寒时节的坚韧和顽强生命力。松柏是常绿树种,四季常青,不畏寒冷。它们的内心深处隐藏着秋后凋零的枝叶,只有在严寒的冬季才显露出来。诗人通过描绘松柏的景象,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并借以反映自己的人生态度。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

松柏生来便是独一无二的,其青翠之色贯穿四季,不曾改变。

心藏后凋节,岁有大寒(1)知。

它的内心藏着坚韧不拔的气节,即便严冬大寒也依然知晓它的存在。

惨淡冰霜晚,轮囷(2)涧壑姿。

在冰霜寒冷的晚秋中它显得惨淡,却又在崎岖山涧和峡谷中展现出奇特的姿态。

或容蝼蚁穴,未见斧斤迟。

它宽容到能让蝼蚁筑穴其中,却从未见过斧头来砍伐的迟疑。

摇落千秋静,婆娑(3)万籁悲。

秋风中落叶飘零,一片寂静,松柏在万籁悲鸣中更显婆娑之姿。

郑公(4)扶贞观,已不见封彝(5)

有郑公魏徵扶佐着唐太宗,已经看不到封德彝了。

注释

(1)大寒: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2)轮囷:盘曲的样子。

(3)婆娑:形容姿态优美。

(4)郑公:这里指魏徵,魏徵在世时被封为郑国公。

(5)封彝:这里指唐朝宰相封德彝。贞观十七年(643年),阴持两端之事暴露,追夺封赠,改谥号为缪。

作者简介

黄庭坚

黄庭坚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年间进士。宋哲宗时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因修史“多诬”遭贬。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诗以杜甫为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风格奇硬拗涩,开创江西诗派,在宋代影响颇大。又能词。兼擅行书、草书,为“宋四家”之一。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