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二首·其二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作品简介
《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这是孟浩然诗集中少有的一组边塞诗。诗中写胡地的乐器琵琶、羌笛和胡笳,诗人因听到悲愁的边地乐曲,悲叹昭君出塞的艰辛,遥想边关将士的思乡愁苦,创造出一个关山夜月,胡乐盈耳,征人望乡,愁思萦回的境界。这组诗出语自然,不事雕琢,意境浑厚,感情真切、含蕴,词气苍然,哀思无限。
译文注释
译文
异方(1)之乐令人悲(2),羌笛(3)胡笳(4)不用吹。
身处异地那乐声总让人心中悲凉,这羌笛胡笳也不要再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5),思杀(6)边城游侠儿(7)。
坐着仰望这边塞的月亮,心里想的是杀光边关的敌人。
注释
(1)异方:指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域。
(2)令人悲:指乐声令人生悲。
(3)羌笛:管乐器名,本出于羌地(今甘肃、陕西一带),长一尺许,有七孔。
(4)胡笳:管乐器名,出于北方一带少数民族地区。
(5)关山月:本汉乐府横吹曲名,但此处似实指边关上空之明月。
(6)思杀:思极,指思乡之极。杀,犹煞,极。
(7)游侠儿:轻生重义的少年,指赴边从军,企求建功立业的年轻人。
创作背景
《凉州词二首》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至开元二十三年(735),孟浩然第二次赴长安拜谒名流,以期赏识,求举荐入仕未果。
文学赏析
这首诗是边塞军士另一面的反映,戍边军士们有骁勇善战、上阵杀敌的勇猛一面,亦有听乐思乡、愁肠百转的柔情一面。诗人听到悲愁的边地乐曲,设身处地想到守边将士闻乐的愁思,创造出一个关山夜月、胡乐盈耳、征人望乡、愁思萦回的境界,不失苍茫之感,又兼幽远凄清。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诗歌一开始宕开一笔,不写人悲,先写边塞地区的乐曲令人黯然神伤,悲痛欲绝。羌笛、胡笳是古代西北地区的一种乐器,它们发出的声音凄切哀婉,令听者伤悲,愁者添愁。人们愁绪满怀,羌笛、胡笳的吹奏越发动情,更使人愁上加愁,因而发出“不用吹”的感叹和祈求。这两句是用富有异域情调的悲凉乐曲显示气氛特征,衬托人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凄切心情。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因景抒情,抒发边塞战士的绵绵情思。关山月,从字面上看,万里关山,明月当空,点出边塞战士所处的独特环境。因为看到关山月的景色,触景生情,结句的抒情自然引发出来。《关山月》也是乐府古题,边塞诗里常有出现,多半表现离愁别绪。这首诗也是以此进一步渲染悲凉的氛围。诗歌水到渠成,运用口语,直抒胸臆,表达了边域战士强烈的悲愁情绪。久戍边塞,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无限的情思全都包含在“思”中。“坐”字巧妙地将三四两句紧密联系了起来,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这首诗出语自然,不事雕琢,浑然天成,创造了统一的富有特色的氛围,显示出浑厚的诗的意境。感情的表达真切、含蕴,萦回荡漾于全诗。全诗虽无警策之句,却显示出完整美和自然美来。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胡大浚主编. 唐代边塞诗选注[M]. 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0:65-66.
- [2]钱文辉著. 唐代山水田园诗传[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405-406.
- [3]孙建军,陈彦田主编;于念等撰稿. 全唐诗选注[M]. 北京:线装书局, 2002:1267.
- [4](唐)孟浩然著. 中华文学百家经典 孟浩然集[M].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2:232.
- [5](唐)孟浩然著;汤会会编著. 孟浩然集[M]. 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0:185-186.
- [6](唐)孟浩然著;佟培基笺注. 孟浩然诗集笺注[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17:431-432.
- [7]孟浩然著;曹永东笺注;王沛霖审订. 孟浩然诗集笺注[M].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9:375.
- [8](唐)王维,(唐)孟浩然著;胡遂选注. 王维孟浩然诗精选精注[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