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蕙心堪怨
蕙心堪怨,也逐春风转。丹杏墙东当日见,幽会绿窗题遍。
眼中前事分明,可怜如梦难凭。都把旧时薄幸,只消今日无情。
作品简介
《清平乐·蕙心堪怨》是北宋文学家晏几道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着重回忆过去词人与恋人两人的交往;下片着重抒情,以假想的“旧时薄幸”和确实存在的“今日无情”相对比来突显词人的痛心。全词巧妙运用虚字,用追忆之笔淋漓尽致地反衬出词人的自责无奈,意切而情真。
译文注释
译文
蕙心(2)堪怨,也逐春风转。丹杏墙东当日见,幽会绿窗题遍。
她纯洁的心忍受着怨恨情绪,随着流转的春风而改变了。想当初相见,她在妆墙东边,倚着红杏。此后,二人频频幽会,在绿窗上题满了新词。
眼中前事分明(3),可怜如梦难凭(4)。都把旧时薄幸(5),只消(6)今日无情。
此前的欢事还清清楚楚地呈现眼前,可惜都像梦境一样难以凭证。细数旧时我有过的薄情行为,刚好和她如今的无情相抵消。
注释
(1)清平乐:词牌名,双调,正体为平仄韵转换格,四十六字,上片四句二十二字,四仄韵;下片四句二十四字,三平韵。
(2)蕙心:女子的心意,犹“芳心”,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情高雅。
(3)分明:明明白白地。杜甫《历历》:“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
(4)凭:凭借,依据,相信。
(5)薄幸:薄情,无情。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幸,宠爱。
(6)只消:只抵。辛弃疾《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只消闲处过平生。”
创作背景
就内容来看,此词记录了词人与一女子之间的一段感情纠葛,词人因以前曾有负于她而自责无奈,于是创作《清平乐·蕙心堪怨》此词强作排遣,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文学赏析
《清平乐·蕙心堪怨》此词上片着重回忆过去词人与恋人两人的交往;下片着重抒情,以假想的“旧时薄幸”和确实存在的“今日无情”相对比来突显词人的痛心。全词巧妙运用虚字,用追忆之笔淋漓尽致地反衬出词人的自责无奈,意切而情真。
此词上片着重回忆过去词人与恋人二人的交往。首二句“蕙心堪怨,也逐春风转”开门见山写“怨”,闺妇的蕙心承当着怨恨情绪,随着流转的春风而改变。歇拍“丹杏墙东当日见,幽会绿窗题遍”二句以幽会为典型,写两人情深:当时,红杏墙东,继而相见,继而相约幽会,绿窗之中,处处题写下欢愉踪迹。
下片着重抒情。过片“眼中前事分明,可怜如梦难凭”二句写二人相爱的前事清清楚楚呈现眼前,可惜都像梦境一样,难以叫人相信为实。结拍“都把旧时薄幸,只消今日无情”二句写词人细数旧时有过的薄幸行为,刚好和她如今的无情相抵消。其中,“都把”、“只消”,虚字运用入妙;“旧时薄幸”是假想的而“无情”却是实在的,相比之下,词人的痛心愈加突显。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
- [1]唐圭璋 主编.全宋词 上.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163
- [2]王双启 编著.晏几道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7年.115-116
- [3]林兆祥 编撰.唐宋花间廿四家词赏析.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754
- [4]刘逸生 主编.晏殊晏几道词选.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09月第1版.149-150
- [5]宋·晏殊,宋·晏几道 著;何新所,贾倩 注析.晏殊 晏几道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年.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