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红瘦

绿肥红瘦
李清照的生母早逝,将她养育成人的继母则是那位抢了欧阳修状元之位(还是他的大姨夫兼小姨夫)的王拱辰之孙女。如此的家学渊源,教出“千古第一才女”也不令人奇怪。李清照自幼随父亲在汴京长大,繁华稳定的生活环境、诗书世家的优雅氛围,可能使得她非常喜欢学习晚唐“华岳三峰”之一韩偓的“香奁诗”。韩偓有一首诗《懒起》,末四句为:
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
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诗中女子很关心海棠花儿的命运,可又“懒起”,不愿出门去看。其深层的心理,很可能是深知“昨夜三更雨”的威力,对娇柔的海棠花能熬过这场风雨不抱多少希望,不愿亲眼看到它被摧残败落的结局。美人伤春,多为感叹似水流年。十六岁的李清照化用此诗,写出了一阕著名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惜花之人刚刚睡醒,虽然昨夜残留的酒意还未消,第一时间便问卷帘的侍女:“你看见院里的海棠花儿怎么样了?”侍女不知道主人的心思,随便扫了一眼就回答:“海棠吗?还那样呗。”“唉,你这个粗心的丫头!我没亲眼看见都知道,经过一夜的疾风,应该是绿叶肥壮,而红花残破消瘦了才对啊。”一个敏感细腻的心灵,如果身边都是这种不解之人,会有一种发自心底的孤独和落寞,无药可医。用“绿肥红瘦”一词来惜花伤春,别出心裁,比之韩偓诗可谓青出于蓝、点铁成金。李格非的好友、“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读后叹为奇才,为她大力传播,“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李清照一时名动京师,开始崭露头角。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