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腰潘鬓

沈腰潘鬓
李煜按照亡国之君的历史惯例,率领几十位大臣脱光上衣跪在曹彬的军营外,这种羞辱叫作“肉袒出降”。完成这个必须的仪式后,曹彬改以贵宾之礼相待,温言安慰,并请李煜返宫换回正常的衣装,只派了几个骑兵等在宫门外。曹彬的部下暗地劝说他:“大人您辛苦围城一年,好不容易捉住一个活的李煜,这是天大的功劳啊!就应该对他严加看管,赶紧送回京师献捷。现在放李煜回宫,万一他想不开自杀了,那可怎么办?”曹彬微笑答道:“李煜为人一向懦弱,遇事不能果断。他若想要自杀,城破时早就玉石俱焚了,何必等到今日?如今既已投降,就一定不会自杀。”
不出曹彬所料,李煜匆匆换好衣装、拜辞宗庙后,依约赶回曹彬军营,随后便踏上了北上汴京的俘虏之路。他在不久之后写下的名篇《破阵子》,就是对这段不堪回首往事的记忆: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南朝史学家沈约晚年时身体状况不佳,形容自己消瘦得每过几个月就要把腰带移一个孔,后人就用“沈腰”指代人日渐消瘦。放在今天,沈约会是很好的瘦身产品代言人。读到这里,说不定你正在会心一笑,因为自己每隔几年腰带也会移一个孔,不过是方向相反而已。西晋文学家潘岳说自己刚过而立之年就出现了白发,后人就用“潘鬓”指代中年白发。李煜描绘了自己做俘虏后的生活,像沈约一样迅速消瘦得使腰带常常要移孔,像潘岳一样中年就出现了鬓边白发,都是因为心境低沉的缘故。
这位潘岳,字安仁,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位大帅哥潘安。他年轻时手拿弹弓走在京城洛阳的大街上耍酷,年轻女孩们会一哄而上,拉着手组成天罡北斗大阵,坚决不让他闯过去,好多欣赏一会儿高颜值。潘安后来就坐车出行,心想这下你们拦不住了吧。那些大姐大妈们碰不到他,就将手中的水果往他车上丢,让水果代替自己和潘安来一个亲密接触,搞得潘安每次坐车回家都是满载而归,家中从来不需要花钱买水果,只要想吃了就驾车出去兜风,这个典故叫作“掷果盈车”。评话小说里常形容一个年轻男子“才如宋玉、貌比潘安”,那是中国古人对男性最高的评价啦。
当时有位还没有成名的才子,名叫左思。他看潘安那么受欢迎,没事做的时候也学潘少在洛阳大街上巡游,结果那些大姐大妈们一看,长得这么丑不是你的错,可出来游街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只听得数声娇叱,无数的水果,哦不对,是无数的石块和口水呼啸着破空而至,左思只能狼狈逃回家闭门不出。痛定思痛,既然拼不过颜值,就只能拼文才了。于是他苦思冥想,花十年时间写了一篇《三都赋》,将三国时魏都邺城、蜀都成都、吴都金陵均写入赋中。著名文学家陆机正巧也打算写一篇《三都赋》,听说左思已经先动笔了,很是不以为然,在写给弟弟陆云的信中说:“洛阳城里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居然和我抢着写《三都赋》,我估计他写成的纸稿只配拿来给我盖酒坛子。”没想到左思写出的作品大受好评,风靡京城文化界,大家纷纷买纸传抄,将文具店囤积的纸张库存一扫而空,供少求多导致纸价飞涨,这个典故就叫作“洛阳纸贵”。
陆机看左思一炮而红,也不得不派佣人去买纸抄了一份《三都赋》回来仔细阅读一番。他一边读一边连声叹道:“此人文章竟能如此!实在令人意想不到。”他评估了一下,如果自己再写一篇《三都赋》,绝无可能超越左思,便搁笔不写了。无数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来自于女人的挫折,常常是一个男人能成大器的催化剂。所以,正在看本书的失恋男青年们,恭喜各位了。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