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陨落

巨星陨落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的夏天,苏轼接到人生的最后一封信,来自章惇的长子章援。章援是元祐三年东坡当主考官时选取的进士,按惯例算是东坡的门生。章援很清楚父亲的所做所为,因为谁都看得出章惇在贬东坡去海南岛时就是想置其于死地,哪知东坡居然熬到章惇都下台了还活得好好的。现在章援听到江湖传言说朝廷很快会重用苏轼,非常担心苏轼得势后会以牙还牙报复父亲,所以写了一封长信叙师生之谊,委婉地为父亲求情。东坡览信大喜,转头对身边的苏过说:“致平(章援的字)这封信有司马迁的文风啊!”立即让侍儿准备纸墨,作书以答:“伏读来教,感叹不已。某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增损也。闻其高年寄迹海隅,此怀可知。但以往者更说何益,惟论其未然者而已。主上至仁至信,草木豚鱼可知。建中靖国之意,又恃以安。海康风土不甚恶,寒热皆适中,舶到时,四方物多有。若昆仲先于闽客川广舟中准备家常要用药百千去,自治之余,亦可及邻里乡党……书至此,困惫放笔,太息而已。某顿首再拜致平学士阁下。六月十四日。”信中还谆谆告诫在岭南不可乱服丹药,并承诺晚些时候将自己的热带养生心得《续养生论》寄过去。
东坡曾经对弟弟子由说:“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此言出自肺腑,经得起检验。他临终之前的这封亲笔回书,对于让自己在岭南蛮荒之地待了整整六年差点死掉、而且间接导致朝云埋骨异乡的章惇依然充满了拳拳友爱,所体现出来的宽恕之心和伟大人格超越我所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诗词家。
这封信送出之后的一个月,苏轼溘然长逝于他所热爱的江南水乡常州,一代巨星的颠沛人生终于谢幕。“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廌(读音同“智”)为东坡写祭文有云:“道大难容,才高为累。皇天厚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
对于自己一生的文学成就,苏轼只是对于写文章有些自得:“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踰此矣”“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宋史·苏轼传》也点评道:“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林语堂先生则对其给予了全面的评价:“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他天纵奇才、忧国爱民,皇帝太后都欣赏他、信任他,平民百姓都崇拜他、亲近他。他的身上具备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各种最美好的品格,而几乎没有大的缺陷。即使小小的傲气,看起来都是那么可爱。当我写下这一段赞美而非溢美之词时,不能不为中国历史上曾拥有如此伟大的人而感到发自内心的自豪。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