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飞花轻似梦 金风玉露一相逢

自在飞花轻似梦 金风玉露一相逢
苏轼最好的朋友,应该是他传说中的妹夫秦观。虽然苏小妹在正史中查无此人,但不妨碍她在各种民间传说中和苏东坡、秦少游一起为大家贡献许多喜闻乐见的益智小段子,并且在其中展现出比哥哥和夫婿更高的文才,充分体现出段子手对须眉浊物的鄙视和对知识女性的推崇。
和天也瘦
秦观是江苏高邮人,比苏轼小十二岁。两人还未相识的时候,秦观知道大名鼎鼎的苏学士将至扬州,就先去当地最著名山寺的墙壁上模仿苏轼字体题了一首《江城子》: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苏轼果然到此一游,看见该词瞬间就凌乱了,心想我肯定没来过这地方更没写过这首词,可是这笔迹明明又是我自己的,这“韶华不为少年留”写得也还真不错,真是白日见鬼啊……然后进了高邮城去拜访好友孙觉。孙觉将得意门生秦观写的诗词上百篇拿出来炫耀,苏轼一看这诗风和笔力就恍然大悟,昨天寺庙墙壁上题词的八成是此人了。
元祐年间苏轼在京师做礼部尚书的时候,秦观担任国史院编修,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读音同“垒”)一同在东坡门下游学,又同时供职于史馆,人称“苏门四学士”。其中秦观与东坡关系最为亲密。有一次,秦观将自己新作的《浣溪沙》送给老师点评: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东坡读罢,不禁击节赞叹:“‘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好句,好句,真有屈原、宋玉之才!”又急切问道:“还有何词?”少游赶快呈上一篇《水龙吟》:
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
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
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
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
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
名韁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
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
念多情,但有当时皓,向人依旧。
一般人看第一句,都知道出处是唐朝张籍的《节妇吟》“妾家高楼连苑起”。但东坡和秦观很熟,知道他有一个相好的歌伎姓娄名琬字东玉,看出来“小楼连苑横空”和“玉佩丁东别后”将女子的名、字全部藏入其中,便故意微笑调侃他道:“这首不佳。头十三个字,只说得‘一个人骑马楼前过’而已。”娄琬是落入风尘的薄命女子,但借着少游此词也名留青史了。明代文坛领袖王世贞认为“天还知道,和天也瘦”和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样精妙。
不过不是每个人都和王世贞一样喜欢秦观用“天”来拟人。有一次程颐见到少游,便问:“‘天若有情,天也为人烦恼’是先生所作之句吗?”少游心想:“哎哟,平时不苟言笑的程大儒都欣赏俺的词啊,真是荣幸。”赶快拱手逊谢:“正是拙作,请伊川先生指教。”程颐板着脸道:“上穹尊严,你怎么用这么轻佻的词句去形容呢?”少游无语,掩面飘下。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