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蹉跎

壮志蹉跎
乾道五年,陆游应朝廷征召第二次出仕,担任夔州(今重庆奉节)通判。这年张孝祥在芜湖一艘小船上设宴为同年进士好友虞允文送行,席间两人谈起中原沦丧未复,朝中主和派论调甚嚣尘上,不禁切齿痛恨。张孝祥当时正在病中,那天又多喝了几杯借酒浇愁,结果当晚就病发去世,时年仅三十七岁。消息传到夔州,失去一位志同道合朋友的陆游含泪仰天长叹。
乾道七年,枢密使、四川宣抚使王炎驻军抗金前线南郑(今陕西汉中),准备北伐中原,特地将陆游召为幕僚,委托他制定计划。这与陆游的人生理想一拍即合,他立刻到定军山、大散关等要塞实地巡逻勘察,为王炎拟定平戎之策。定军山是当年黄忠阵斩夏侯渊之地,还是诸葛武侯安葬之所;大散关则是陈仓古道的出口咽喉,关中四关的东面雄关。两地均为军事重地。不料当年底朝廷就否决了王炎上报的计划,调他回京,幕府也随即被解散。
乾道八年,四十七岁的陆游被朝廷安排了一个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的闲官。从汉中赴川上任的途中,骑驴缓缓经过剑门时,陆游在雨中回首遥望自己心之所系的边境雄关,叹口气吟出一首《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细雨骑驴入剑门”是很多人喜欢的名句,描绘的意境非常之美。但作者此时的心境却并不美,而是郁闷难平。一进剑门关,前方是舒适闲雅的天府之国,陆游一心想要杀敌报国的边关则在背后越走越远。他本来觉得此身应该是一名军人,现在看来难道仅仅是一个诗人么?天气烟雨蒙蒙,心情也烟雨蒙蒙,壮志难伸,意在言外。这一年,已在朝廷担任枢密使的虞允文主动要求回到曾经任职的四川镇抚,以图光复中原。他到任的次年,举荐陆游担任嘉州(今四川乐山)通判。
可惜虞允文履职一年多后,便因积劳成疾于淳熙元年病逝。其后陆游又调回蜀州(今四川崇州)任通判。年届半百的陆游眼看自己两鬓已经斑白,恢复中原的志向依旧飘在半空之中,用一首七言古体诗《长歌行》抒发了胸中的郁结之气: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
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螿鸣?
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哀丝豪竹助剧饮,如锯野受黄河倾。
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千人惊。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安期生据说是一位古代修道成仙之人,梦想长生不老的秦始皇、汉武帝和尝试过修道的李白都以此人为偶像。陆游先承认人生的最高理想是白日升仙,当然这是白日做梦。那么即使成为不了安期生那样的神仙,退一步也应该成为李晟那样的名将。唐德宗时,朱泚在“泾原之变”后造反称帝,《正气歌》中“或为击贼笏”的段秀实就是死于这场叛乱。李晟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孤军苦战,最终收复长安,“清旧京”迎还德宗,而朱泚败逃被杀。李晟因功封西平郡王,所以人称“李西平”。李晟的长子李愿,位至正一品的检校司空,杜牧用一首诗从他手中讨得了歌女紫云。李晟的八子李愬,在唐宪宗时平定淮西之战中,雪夜入蔡州生擒吴元济,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奇袭战的典范。韩愈为颂扬此役胜利写了《平淮西碑》,唐宪宗将这文章的一块石刻赏赐给文中提到的功臣之一韩弘,韩弘大喜过望,馈赠了韩愈五百匹绢(上述故事详见《唐诗为镜照汗青》)。全诗的诗眼在“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这一名句也是陆游一生壮志未酬的小像。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