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许长城

空许长城
淳熙四年春,范成大卧病请求离任,奉召还京。陆游送至眉州,在赠别诗《送范舍人还朝》中说自己“平生嗜酒不为味,聊欲醉中遗万事。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详细建议“公归上前勉书策,先取关中次河北”,谆谆恳请“因公并寄千万意,早为神州清虏尘”。送别归来后,一颗拳拳爱国之心跳动不停的放翁又写下了名篇《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宋金之间达成“隆兴和议”,本以为是权宜之计,没想到将近十五年过去还是无声无息,中原的沦丧貌似要成为大家习惯的新常态了。庭院深深死气沉沉的达官贵人府上轻歌曼舞,将军率兵驻守边关白白浪费钱粮不去收复中原。战马在厩中被养得肥胖而死,强弓在库里被藏到腐朽断弦。中原大地在战火干戈中沦丧自古有之,但哪有被异族占据后还能传子传孙的呢?强盗抢下来的地盘一旦传给子孙,再想恢复就更困难了。其实陆游作为历史学家不可能不知道西晋灭亡后中原陆沉战乱上百年,“逆胡传子孙”传得欢着呢,他这样说瞎话只是为增添诗歌的气势而已,结果是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的悲痛愤慨如熊熊烈火喷涌而出,艺术效果强烈。
此诗一出,大家纷纷传诵,很快流入临安深宫。宋孝宗本就志在恢复,一读之下大为欣赏,于淳熙五年召见陆游,让他第三次出来做官,任命为福州提举常平茶盐公事,主管粮仓、茶盐、水利事项,次年转为江西提举常平茶盐公事。淳熙七年,江西暴雨成灾,淹没大片田地村庄,百姓饥饿潦倒。陆游一面打开常平仓拨粮救济,救了许多灾民的性命;一面上奏朝廷告急,请求同意开仓放粮。给事中赵汝愚弹劾这种先斩后奏的行为是“擅权”,陆游第三次被免职,再度回到故乡山阴闲居,这次一歇就是五六年。
淳熙十三年春,已过花甲之年的陆游深感时不我待,在极度沉郁中再次爆发了又一篇名作《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放翁回想自己少年时初生牛犊不怕虎,可没料到在世上做点正事会如此艰难。当年常常北望中原,立志收复故土的豪气如山。这里将“北望中原”写成“中原北望”,是为了遵守格律,以与上句的平仄对应,使得音韵合拍。陆游在镇江任职时,丞相张浚曾亲率备战的水兵驾驶楼船经过雪夜的瓜州渡口,令陆通判看得热血澎湃。后来陆游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军幕中,亲临陕西宋金边界的大散关前线,不避危险满腔热情地实地调研筹划北伐之策。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被执政的彭城王刘义康冤杀之前悲愤地怒吼“自坏汝万里长城”,这是成语“自毁长城”的出处。陆游本以能为国家镇守塞外边关的“长城”自许,可惜理想还没来得及起步,揽镜自照已经两鬓斑白。在尾联中他再次致敬一生偶像诸葛亮,对比十年前写的“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现在的放翁对武侯的崇敬之情更加深厚了。
第二十六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