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立志

少年立志
辛弃疾比朱熹小十岁,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可用“伟大”形容的词人。他家世居济南,是李清照的同乡。靖康之变金兵攻占山东时,辛弃疾的祖父辛赞因为照顾族人而未能逃离,不得不担任了金国的职务,最后官至知开封府。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辛赞常常带领儿孙们攀上泰山,“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期望孩子们有一天能报家国之仇。
小幼安在泰山上曾题名“六十一上人”,就是“辛”的离合字。辛赞看出辛弃疾年纪虽轻志气却高,便着意培养他的兵法、骑射。在幼安十五岁和十八岁时,祖父两次让他借着赶考的机会进入金国中都燕京,仔细观察山川形势,为将来光复中原未雨绸缪。在这样的家教下,辛弃疾被训练得胸怀大志、文武双全,时刻准备着驱逐女真侵略者、恢复大好河山。
我们观察宋朝几位大词人的童年,苏轼是被母亲熏陶出来的,李清照是被父亲熏陶出来的,辛弃疾是被祖父熏陶出来的,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