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须眉

巾帼须眉
任平生一蓑烟雨路
元丰六年,苏轼得了第四个儿子,乃是侍妾王朝云所生。苏轼年轻时曾任职杭州通判,在西湖上认识了年少的歌女朝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佳句很可能就是在欣赏她美妙歌舞时的有感而发。“朝云”此名来源于巫山神女,因其自称“朝为行云,暮为行雨”。苏轼对朝云十分喜爱,将她收为侍女,还为她起了一个字“子霞”(不是紫霞仙子),使得云、霞相对应。
朝云自幼家境贫寒而沦落风尘,起初连大字都不识几个,但聪慧机敏,慢慢向苏轼学会了认字、书法甚至写诗。因为受到苏氏夫妇的善待,她决意追随终身。苏轼贬官黄州以后,朝云也长大成人到了婚龄,由侍女改为侍妾。苏轼为朝云所生子取名“遁”,八成是想远离政治漩涡而遁于世外的意思。遁儿满月之时,苏轼写《洗儿诗》一首自嘲: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此诗牢骚太盛、过于直白,不是顶级佳作,但却很好玩,所以后人多有模仿之作。其中明末才子钱谦益的《反东坡洗儿诗》与之相映成趣:
东坡养子怕聪明,我为痴呆误一生。
但愿生儿狷且巧,钻天蓦地到公卿。
钱谦益的继室夫人比他更出名,乃“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柳姑娘的身世有点像王朝云,同样自幼家贫堕入风尘,起名为“柳隐”;也同样聪慧好学,诗歌、书法都登堂入室,读到辛弃疾的词《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大爱之,故自号“如是”,人中柳如是,是如柳中人;后来也同样因为倾慕而嫁给了比自己年龄大很多的才子。
钱谦益后来将柳如是娶作继室,称为“河东君”,大家看过前文应该知道“河东”二字的来由。崇祯帝在煤山自缢,南明弘光小朝廷成立,钱谦益当了礼部尚书。不久清军南下,国势无可挽回之际,柳如是劝老公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走下水试了一下,苦着脸道:“水太冷!”柳如是奋身跳水,却被老公硬拉住了,这是一个著名的段子。后来钱谦益腼腆地降清,去北京做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柳如是却留在南京不肯北上。钱谦益不断受到妻子的影响,半年后便称病辞归,暗中与郑成功、张煌言等人联系,重新投入抗清阵营一方。柳如是四处奔走,资助、慰劳抗清义军,并劝勉那些试图全身远祸的人说:“中原鼎沸,正需大英雄出而戡乱御侮,应如谢东山(谢安)运筹却敌,不可如陶靖节(陶渊明)亮节高风。如我身为男子,必当救亡图存,以身报国!”她虽是女儿身,但论到见识、胆略、节气、功绩却远胜一众须眉,包括她大名鼎鼎的丈夫。正是靠着柳如是的义烈,才冲淡了人们对钱谦益变节降清的反感。陈寅恪先生赞她为“女侠”“国士”,认为她是我们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代表,花八十多万字写了《柳如是别传》。但钱钟书先生说,不值得为柳如是写这么大的书。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