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必复振

终必复振
宋朝因为汲取了从安史之乱以来直到五代十国数百年乱世的教训,在开国之初就定下了重文抑武的国策,导致在军事上屡受外敌之辱。但这个缺点换来的是文官执政所以没有武将擅权、没有藩镇割据,内部没有大的动乱,人民相对安居乐业。在经济方面,她是唯一没有抑制工商业的朝代,并且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即使一直对外纳贡也国库充裕民间富足,只爆发过小规模的农民起义,比起前面的黄巢之乱,以及后面的李自成那种席卷全国导致明朝灭亡的暴动不可同日而语。在科技方面,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认为,宋朝是中国“自然科学的黄金时代”。在文化方面,宋朝更是达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巅峰,而且具有很强的抵抗精神,在强大的蒙古横扫欧亚大陆后尚能以东南一隅独立支撑数十年。她的灭亡,标志着“中央之国”第一次全面亡国,一个国家的主体民族遭受奴役,中华文明正常的发展进程被打断,所受伤害之巨大不言而喻。
反观当时的征服者蒙古人,还是以杀戮和抢劫为乐事的落后民族,完全不懂什么叫生产。他们在攻打中国北方时一路屠城,目的就是将天下所有的农田都变为牧场。金章宗泰和七年时,全国户籍人口有五千多万,到蒙古灭金后被屠杀得只剩下不到两成,中原地区千里无人烟,白骨遍地死尸满井。忽必烈的宠臣藏传佛教僧人杨琏真伽在浙江大肆开掘南宋皇陵,盗取墓中珍宝,遗骨则抛洒在荒草之中,更将宋理宗的头骨做成饮器献给其师尊——吐蕃“高僧”“国师”八思巴。这样一个残暴的政权,自然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不到百年就被汉人赶回了草原。可惜朱元璋所建立的明朝与宋朝相比,在皇权的膨胀、贸易的限制等方面都大开历史倒车,未能回到文明的巅峰。再经过满清的一轮摧残,短短的民国还未恢复元气,又被后续的一系列空前惨绝的浩劫几乎连根拔起,可谓多灾多难,萎靡直至如今。
所幸的是,中华文化有着秦汉唐宋这样深厚的历史根基、诗词曲赋这样优美的文字载体,而欣赏和创造美的基因也一直在我们的民族中传承,正如“冬季之树木,虽已凋落,而本根未死,阳春气暖,萌芽日长,及至盛夏,枝叶扶疏,亭亭如车盖,又可庇荫百十人矣”。所以我相信陈寅恪先生所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