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下留人

刀下留人
由此唐玄宗对李白十分宠幸,常常宣召他入宫吟诗作赋,并以政事相询,想看他是否有治国之才,评估一下能否重用。就在这恩幸日隆的蜜月期里,李白做了一件日后挽救大唐王朝的事情。
一日,李学士正在长安大街上闲游,思索着要去哪家酒肆欢饮,忽听得锣鼓齐鸣,一队刀斧手拥着一辆囚车经过。驻马问之,原来是从边疆押解来的行军误期军官,按军法推至东市处斩。只见囚车中站着一位壮汉,容貌英伟,虎背熊腰。李白是个好奇心旺盛之人,便问其姓名。那人回答得声如洪钟,并无赴死之人常见的恐惧战兢。李白见他气概非凡,心想若留得此人性命,将来必为国家柱石,遂喝住刀斧手:“尔等不可动手,待我亲往驾前保奏。”众人见是神仙下凡、圣眷正隆的李学士,谁敢不依,乐得做个顺水人情,便停车相待。李白当即回马直奔宫门求见唐玄宗,舌灿莲花地讨来了一道赦敕,便像电视剧里常见的那样,一路高喊“刀下留人”,飞马赶到东市,打开囚车放此人出来,许他戴罪立功。这位被李白从囚车里救出的壮士,便是大名鼎鼎的郭子仪。
被救的郭子仪拜谢了李学士的救命之恩,立志将功补过、精忠报国。李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心情自然大好,又约了三五好友到杏花村酒楼痛饮,“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不觉酣然睡去。李学士暂且搁下,我们且来说说郭子仪。
郭子仪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早年未受重用,后来唐王朝在安史之乱中几乎覆灭,郭子仪率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后来吐蕃、回纥联兵入侵,郭子仪单骑驰入回纥大营,靠自己的威望和人品与回纥结盟,典型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然后掉头击溃吐蕃。郭老令公可谓再造大唐,在乱世中安定唐朝达二十多年,因功封汾阳郡王,唐德宗更是尊其为“尚父”。
历史上功劳盖世的名将有很多,但郭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是“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他人品极好,最大的特点是宽厚;智商极高,既是战略家,又是战术家;情商极高,不仅功高不震主,更难得的是就连奸臣都不忍陷害他。他有七子八婿(《旧唐书》则说有八子七婿),富贵寿考。他的儿媳妇是公主,亲家翁皇帝和他合演了一出著名家庭伦理教育戏,流传千古;他的孙女做皇后,生出他的曾外孙又当了皇帝……
醉打金枝
郭子仪七十岁大寿的时候,八个女儿、八个女婿、七个儿子、七个儿媳齐来拜寿。大家热热闹闹地一起吃饭,发现满床的连襟、妯娌都是高官贵胄,所以这出戏叫作《满床笏》。朝笏是官员面见皇帝时才会使用的办公用品(作用相当于记事本或提词器),所以用来象征高官。《红楼梦》里的贾老太君最喜欢看这出戏,儿孙满堂、富贵热闹、喜气洋洋。可当时孩子们数来数去都是二十九位,少了一位儿媳,原来是老六郭暧的媳妇升平公主未到。郭暧作为男人感到很没面子。
父亲爵至郡王、位极人臣,郭暧绝对算个贵二代了,但在他老婆升平公主的眼里,也就是个凤凰男,因为整个大唐天下都是她李家的。嫁到郭家后,公主保持了金枝玉叶的本色做派,动不动就对丈夫和公婆发点刁蛮小脾气。其实郭暧夫妻的关系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但就在尊重公婆这点上,总是达不成一致。这次父亲七十岁大寿,郭暧一看嫂子、弟媳们一早都到齐了,就自己老婆睡懒觉迟到,心里很是郁闷。派家童去催了几次,公主终于摇摇曳曳地晃进门来。既然人齐了,七位儿媳便排成一字横队,齐刷刷地向公婆行礼。
耳听环佩声响,只见跪下去六位,还鹤立鸡群地站着一位。不用说,高人一头的自然是公主啦。这位皇帝的女儿,莫非在等着臣子郭子仪夫妇来下跪?究竟应该臣子跪公主,还是儿媳跪公婆,搞不好在每位驸马家里都是个问题。我猜想日常的操作方案很可能是相互免礼,一团和气,有利于安定团结。但在公公七十岁大寿这样难得的日子,作为儿媳的升平公主只要残存点儿情商,随妯娌们一起行个大礼,又不会闪了腰,还能哄得老公开心,何乐而不为呢?但是古今中外损人不利己的二货女青年从来都是层出不穷,升平公主便是其中一位。
苦等公主时已经灌了好几口老酒解闷的郭暧看着长身玉立的老婆,忍不住斥责:“今日父亲大寿,你为何不拜?”公主见平日唯唯诺诺的老公今天竟敢当众斥责自己,不由逆反心理发作,柳眉一竖:“我爹是皇帝,我为什么要拜?没让你们一起拜我,已经是客气了!”郭暧一听火冒三丈:“你仗着你爹是皇帝,就不给我爹拜寿?你爹能当这个皇帝,那是因为我爹懒得当皇帝!”说完,顺手就“啪”地给了老婆一巴掌,这正是“酒壮怂人胆”。按郭子仪宽厚的性格,本应打圆场的,但毕竟年纪大了,没来得及反应;而兄弟姐妹们也是万万没想到郭暧能有如此壮举,根本来不及劝阻这迅雷不及掩耳的一巴掌,就让一出“醉打金枝”顺利完成了。
郭暧此言一出、巴掌一打,满屋人瞬间石化。这话不只伤及公主的尊严,更伤及当今天子的尊严,是毫无疑问的大逆不道。历史用无数鲜血证明了,在等级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类话足以导致灭门。政治经验丰富、一生谨小慎微的郭子仪立刻吓出了一身冷汗。升平公主从小到大都过着众星捧月的生活,绝对是豌豆上的公主,何曾有人敢加一根小指头在她身上?虽然郭暧这一巴掌可能高举轻放,肉体上不甚痛楚,但公主的面子却受到了极大的创伤。升平公主又急又怒,一声娇叱:“你反了!敢打我?我现在就回娘家,把你这话告诉我爹去!”当下不顾其他人的劝阻,呜呜咽咽地夺门而出。
郭子仪如何立即把儿子痛斥得满头黑线,自然不必多讲。单说公主一路哭哭啼啼地奔进宫,见了父母,把在郭家拜寿发生的事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地哭诉了:“父皇你不知道郭暧多牛,居然说他爹懒得当皇帝!父皇你快治他胡说八道的罪吧!”母妃赶紧把受了委屈的女儿揽进怀里,温言好语轻轻安慰。唐代宗听公主讲完故事,不禁莞尔:“郭暧这小子口无遮拦,不过所言倒也不虚。你公公对大唐有再造之功,若非他几次舍身为国平乱,父皇这个位置早被叛贼或者吐蕃所夺了,你也做不了歌舞升平的公主。你实在不知,当年我大唐风雨飘摇之际,他若有心取而代之,也是不难。郭老确是古今难得的忠勇双全之良臣。”
这番胳膊肘向外拐的话,听得公主瞠目结舌。此时只听内侍来报:“陛下,汾阳郡王在外求见。郭驸马也来了,呃……是绑着来的。”唐代宗道:“快请进来吧。”郭子仪推着五花大绑、垂头丧气的郭暧进来,一齐跪下:“老臣特来请罪!想来公主已对陛下讲了前后原委。犬子酒后口出狂言,都是因为老臣教子无方!现将逆子绑了来,请陛下发落。”唐代宗赶紧伸手扶起郭子仪:“亲家公不必如此。小儿女闺房口角,何足计较?不痴不聋,不做家翁。来,咱们大家喝一杯,给老令公祝寿,”又回头吩咐公主。“还不赶快将驸马爷扶起来!”
公主见郭暧被绑成粽子模样,也是心疼,立即给他解了,想想还未出气,偷偷在他腰上又狠狠地拧了一把。郭暧憨厚一笑,对公主一揖到地,尽在不言中。两人和好如初,并排坐了喝酒。
我们对比着看,中国的很多年轻小夫妻争吵时,双方父母长辈常常责无旁贷地介入帮忙,却不知这样往往会激化矛盾,小事变大。其实孩子长大以后结婚组成独立的家庭,父母不应过多介入。“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在今天已是成语,可做为人公婆、岳父母者的座右铭,定能有助于社会和谐。
第八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