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西子

西湖西子
熙宁二年,王安石被宋神宗任命为参知政事,准备推行新法。苏轼与王安石意见不合,多次劝谏未被采纳,心里很不舒服,就在写给朋友石苍舒的诗中发牢骚:“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因为无论谁一旦读了点儿书,就免不了想要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开始有点儿精神追求,自然会忧国忧民,看到民生疾苦要他闭口不言是很困难的。这样的人在今天很不招“上面”喜欢,在宋朝也是一样。
两年后,三十四岁的苏轼被调出政府中枢,派往杭州任通判(大致相当于副市长)。这对于苏轼的仕途来说是一个挫折,但对于杭州这个城市和它的人民来说则是天大的幸运。杭州原本有着秀甲天下的自然风光,苏轼的到来则让它的人文底蕴从此也登峰造极。杭州的名片是西湖,而西湖的名片便是苏轼在此期间留下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如果将中国历代美女排个序,大多数人都会说“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西施以“沉鱼”之貌拔得头筹。苏轼此诗巧妙地将西湖与绝代佳人西施相比,西湖的地位也就不言而喻。西施上妆后明艳不可方物,素颜时宛若出水芙蓉;心情好时春风再美也比不过你的笑,心脏病发了则皱眉捂胸我见犹怜,完全是360度无死角的国色天香。很多景点你去之前都要看看节期、天气是否合适,寒冷、阴雨天就要改期。但西湖无妨,春有苏堤春晓,夏有曲院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晴日里看波光粼粼烟柳画桥,下雨天则烟雨蒙蒙雾锁江南,还不用收门票,完全是360度无死角的5A景区。苏轼这个比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妙手偶得的神来之笔,不但生动贴切,而且平白浅显易于传诵,一举成为西湖的定评。
写了这首先晴后雨的名篇之后,苏轼觉得应该挑战一下自己,过几天又完成了一首先雨后晴的,就是大家熟悉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此诗描绘了盛夏中一场骤雨突然来到又倏忽晴朗的情景,令人神清气爽眼前一亮。望湖楼,又名看经楼,为五代十国时吴越王钱俶所建,位于西湖畔断桥不远处,登楼眺望,一湖胜景尽收眼底。即使是第一流的诗人,要想写出这么一首好诗也不容易,需要精雕细琢好好磨练,但苏轼却是临时起意一笔写就,因为那天他一口气连写了五首七绝,这只是第一首而已。这组诗中的第五首也是佳作: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我是苏轼的老乡,也来自美丽的天府之国,当平生第一眼看见西湖的时候,瞬间便认同了他在此诗中的评价。四川的景色比之江浙平原远为丰富多样,有葱郁秀美的峨眉,有巍峨雄峻的雪山,有飞流湍急的大江,有迷彩炫目的九寨,但确实没有一个地方像西湖这样柔美入骨。全世界可能有许多湖光山色可以与西湖一较美丽,但论到“诗情画意”四个字,确实再也无此好湖山。
第十三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