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瑟和谐

琴瑟和谐
建中靖国元年,旧党李格非十七岁的女儿李清照嫁给了新党赵挺之二十岁的儿子赵明诚。在前文中我曾大胆揣测了赵挺之借着低劣字谜“词女之夫”撮合两家联姻的可能动机,是否准确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新娘子对这段才貌相当的姻缘显然很满意。她的《丑奴儿》生动描绘了新婚小儿女的闺房之乐: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
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
笑语檀郎,今夜纱橱枕簟凉。
那位“掷果盈车”“潘鬓消磨”的大帅哥潘安小名叫作“檀奴”,所以后世常称花样美男为“檀郎”,再进一步则代指夫君或者情郎。这样看来赵明诚的颜值不低。另一方面李清照对自己的梳妆打扮一番描绘,还自夸皮肤好,可见对外貌很自信,这一点是女子天性,与今天总在朋友圈晒自拍的年轻女孩心态没什么不同。词中有对清凉着装和肌肤体香的描写,在当时的女性作者中可算非常大胆前卫,以至于有道学家认为这属于“身体写作”,还有人说如此暧昧的“艳词”肯定不是出于李清照之手。但我个人觉得,敢爱敢恨的李清照绝对写得出这种调调。
爱情的新鲜水果再美味,早晚也要变成能够长久保质的蜜饯。当新婚的神秘与好奇消退后,能够长久维系夫妻间密切关系的秘诀,就是有着兴趣爱好方面的共同语言。在这一点上赵明诚与李清照可称是琴瑟和谐。当时李格非担任礼部员外郎(大致相当于文化部某司副司长),赵挺之担任吏部侍郎(大致相当于组织部副部长),均是朝廷的高级官员。但两家都不是累积了很多财富的名门望族,所以一向比较贫俭,赵明诚又只是还在太学读书的学生,没有什么收入。即使如此,每个月的初一、十五赵明诚休假回家与妻子团聚时,也必一同先进当铺去典当一两件衣物,换来五百文钱,然后去逛热闹的相国寺市场。
你可能还记得,年轻的黄庭坚就是在这个市场里淘到了宋祁的《新唐书》手稿,得此秘籍后文章水平突飞猛进,赵明诚和李清照也是来找类似的宝贝,打算买一些他们喜爱的碑文和蔬果零食回家。这些蔬菜水果是相国寺菜园出产的著名良心产品,确保由园主鲁智深大和尚用有机肥浇灌培育,绿色环保好味道,也没有转基因方面的争议。有一次他俩在逛街时还偶遇高俅之子高衙内对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妻子拦路调戏,义愤填膺的李清照正打算上去美女救美,总算人家正主林冲及时赶回妥善友好处理,避免了事态的升级。赵李二人回家后,一边啃着绿色水果,一边把玩今天收回来的旧碑文,就像陶渊明笔下与世无争的远古葛天氏之民一样逍遥自在。
这样无忧无虑的日子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随着蔡京被重新起用,激烈的新旧党争把李家卷了进去。李清照出嫁后的第二年即崇宁元年,李格非被列入“元祐党人”黑名单而罢官。与此同时,赵挺之因打击旧党得力而一路升迁。李清照为了救父而写给公公的诗中有“何况人间父子情”之句,求告无效后的抱怨又有“炙手可热心可寒”之句,都是对牛弹琴。李格非不得不离开京师,回到原籍山东章丘闲居。
还好父辈间的政治分歧没有影响到李清照夫妻的感情。崇宁二年,赵明诚太学毕业后进入仕途,有了独立的经济来源,夫妇二人便共同立志:即使节衣缩食,也要尽量搜罗天下的古文奇字。这样日积月累下来,他们的收藏品越来越多。当偶尔遇到珍贵的名人字画价格超越他们的购买能力时,两人就又祭出脱衣典当的法宝。好在毕竟是官宦世家,柜里的衣服比较富余。
某天有个人拿来一幅南唐著名花鸟画家徐熙的《牡丹图》,索价二十万文,差不多相当于一个县令两年的工资,当时即使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也很难凑出来。如果继续典当衣服的话,大概需要四百件。夫妻俩打开衣柜评估了一下,觉得不太现实,只能将画留在家中点着蜡烛观赏了一夜没睡觉,第二天早上红着眼睛还给了人家,然后两人相对惋惜惆怅了好几天。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