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酒

薄薄酒
“苏门四学士”中的黄庭坚,字鲁直,比苏轼小八岁,是宋朝的又一位神童,而且证据充分。他幼年时聪颖过人,书读几遍就能背诵如流。舅舅李常来家里做客,取架上的书考问,小黄没有答不出的。七岁的时候,小黄作了《牧童诗》一首: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如果拿唐初神童骆宾王七岁时所作的《咏鹅》来与之相比,黄庭坚此诗的眼界情怀远远高出。如果拿宋初神童寇准七岁时所作的《咏华山》来与之相比,寇准心比天高,黄庭坚看破红尘,可谓相映成趣。寇准是早熟,黄庭坚则是早熟得有点吓人。
第二年,同乡有人进京赶考,八岁的小黄作诗相送:
万里云程着祖鞭,送君归去玉阶前。
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
第一句用了刘琨担心祖逖“先吾着鞭”的典故,暗指自己和对方在一个等级上,今年先送您去赶考,祝您能参加殿试面见皇帝鹏程万里,而小弟我过几年就会赶来的。后面两句自比天上的星宿下凡,就像李白一样是“谪仙人”。初出茅庐之人往往自信心爆棚,这一点从古至今都一样。
年轻的黄庭坚曾在开封繁华的相国寺市场里淘得宋祁手写的《新唐书》草稿一册,带回家后反复研读。他仔细观察草稿中那些字句有修改的地方,体会其与修改前的不同之处,领会出了宋祁的用意何在。如此揣摩草稿,就仿佛大作家在亲身向你传授写作心得,自此小黄写文章的水平突飞猛进。后来他娶了孙觉之女为妻,而孙觉是秦观的老师、苏轼的好友,黄鲁直由此进入了东坡的门下,和老师在诗词、文章、书法上相互交流。苏轼曾戏作《薄薄酒》两章:
薄薄酒,胜茶汤;粗粗布,胜无裳;丑妻恶妾胜空房。
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
珠襦玉柙万人相送归北邙,不如悬鹑百结独坐负朝阳。
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息万世忙。
夷齐盗跖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都两忘。
薄薄酒,饮两钟;粗粗布,著两重;
美恶虽异醉暖同,丑妻恶妾寿乃公。
隐居求志义之从,本不计较东华尘土北窗风。
百年虽长要有终,富死未必输生穷。
但恐珠玉留君容,千载不朽遭樊崇。
文章自足欺盲聋,谁使一朝富贵面发红。
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
北邙山是洛阳北郊的高级公墓所在地,“珠襦玉柙万人相送归北邙”,就是穿上金缕玉衣被万人远送去入住八宝山革命公墓的意思。黄庭坚读了此诗很喜欢,也作了《薄薄酒》两章向老师致敬,志趣与东坡一般无二,而文采也不相上下:
薄酒可与忘忧,丑妇可与白头。
徐行不必驷马,称身不必狐裘。
无祸不必受福,甘餐不必食肉。
富贵于我如浮云,小者谴诃大戮辱。
一身畏首复畏尾,门多宾客饱僮仆。
美物必甚恶,厚味生五兵。
匹夫怀璧死,百鬼瞰高明。
丑妇千秋万岁同室,万金良药不如无疾。
薄酒一谈一笑胜茶,万里封侯不如还家。
薄酒终胜饮茶,丑妇不是无家。
醇醪养牛等刀锯,深山大泽生龙蛇。
秦时东陵千户食,何如青门五色瓜?
传呼鼓吹拥部曲,何如春雨池蛙?
性刚太傅促和药,何如羊裘钓烟沙?
绮席象床琱玉枕,重门夜鼓不停挝。
何如一身无四壁,满船明月卧芦花?
吾闻食人之肉,可随以鞭朴之戮;
乘人之车,可加以鈇钺之诛。
不如薄酒醉眠牛背上,丑妇自能搔背痒。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